了解ldquo癌症的三级预防rdq
中医皮肤病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655743.html
癌症是目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分钟大概有7个癌症患者确诊,而且确诊的病人中大部分是中晚期的,这与我国人民的寿命延长李生活习惯等多方面有关,但是大概30%的癌症是可防的,目前预防癌症方面提倡三级预防,现带您了解一下。
一、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措施是搞清病因,提高机体防癌能力,防患于未然,即“病因预防”,癌症的发病原因虽然未明确,但是常常与下列因素有关:
(1)癌症发病的外部因素
1)化学致癌因素:改变饮食习惯,不吃发霉的粮食作物、腌制、熏烤或烧焦后的食物。
2)物理致癌因素:避免接触紫外线、放射线、微波等。
3)生物致癌因素:积极疫苗接种,如乙肝疫苗等。
(2)癌症发病的内部因素
1)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合理的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
2)内分泌紊乱的影响:二级预防。
3)遗传因素的影响:二级预防。
4)精神因素的影响:保持良好的心态
(3)饮食营养失调:避免快、粗、热、辛辣、重味的饮食。
(4)远离不良生活习惯:如偏食、吸烟、嗜酒、不科学烹调等。
二、二级预防
二级预防措施是筛检癌前病患或早期癌症病例,做到“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高危人群的预防
1)鼻咽癌高危人群:30~50岁的中青年男性,工作、生活于南方地区;
2)肝癌高危人群:生活、工作于东南地区的40~50岁的中青年男性,且有饮酒嗜好、饮食不洁、患有慢性肝病者;
3)直肠癌高危人群: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有高脂肪饮食习惯,并患慢性肠病的人;
4)胃癌高危人群:40~60岁的中年男性,有吸烟嗜好、饮食不洁、慢性胃病者;
5)乳腺癌高危人群:40~60岁中年女性,或绝经期前后的妇女,有肿瘤家族史者;
6)子宫颈癌高危人群:44~55岁的中年女性,生活于山区或农村,并有肿瘤家族史者;
7)肺癌高危人群:40岁以上,特别是50~70岁的中老年人,并有吸烟史者;
8)食管癌高危人群:60~70岁的老年男性,在北方地区或农村生活并有吸烟史、饮食习惯不良、肿瘤家族史者;
9)皮肤癌高危人群:50~60岁的中老年男性,工作、生活于内地山区或沿海地区,特别是从事露天作业者;
10)白血病高危人群:40岁以上,特别是长期接触放射线者,可能是慢性白血病高危人群;而有白血病家族史的青少年,则是急性白血病高危人群;
11)口腔癌高危人群:40岁以上,有酗酒及长期吸烟习惯,口腔卫生不良,或长期患龋齿及义齿假牙咬?对位不佳者;
12)膀胱癌高危人群:50~60岁之间,长期接触苯胺、联苯胺、合成橡胶的男性;
13)阴茎癌高危人群: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个人卫生条件较差,包皮过长者;
14)子宫体癌高危人群:50岁以上,未婚、未分娩或产次较少者。
(2)癌前病变的预防
1)可能癌前病
A、胃癌:胃溃疡(2~8%癌变率)、萎缩性胃炎。
B、肠癌:肠道息肉(40~50%癌变率)。
C、阴茎癌:隐睾、包皮过长(85~%癌变率)。
D、宫颈癌:宫颈糜烂(20~35%癌变率)。
E、卵巢癌:卵巢囊肿(50~75%癌变率)。
F、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20%癌变可能)。
G、乳腺癌:乳腺囊性增生(20~50%癌变率)、乳腺纤维腺瘤(2.6%癌变率)。
H、皮肤癌:色痣、慢性溃疡、白斑、瘢痕、放射性皮炎、日光病、表皮样囊肿。
I、粘膜癌:粘膜白斑。
J、绒毛膜上皮癌:葡萄胎。
2)癌前病
A、皮肤:长期顽固的色素性痣、疣,或其他结节、白斑病、慢性皮炎、经久不愈的溃疡,或易受摩擦部位的瘢痕、白化病、角化过度……或着色性干皮病,在日光照射下,可癌变为皮肤恶性肿瘤。
B、粘膜:白斑病、慢性炎症、溃疡、或乳头状突起等。
C、胃:胃酸不足性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胼胝性溃疡、息肉。
D、直肠:多发性息肉、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E、肝:迁延性肝炎、肝硬化、有家族史者。
F、肺:长期慢性支气管炎、腺瘤。
G、乳腺:乳腺纤维瘤。
H、宫颈:白斑、慢性糜烂、炎症。
I、卵巢、宫体:子宫肌瘤、卵巢囊肿。
J、前列腺:慢性前列腺炎。
以上,可能癌前病、癌前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能癌变。
三、三级预防
三级预防措施是对已患癌症患者,减少其并发症,防止致残,提高生存率、康复率及减轻由癌症引起的疼痛等不适症状。
了解更多肿瘤防治信息请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yw/9873.html
- 上一篇文章: 乳腺增生到乳腺癌只需四步
- 下一篇文章: 从乳腺增生到乳腺癌仅四步,快就半年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