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早期症状是什么



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m.39.net/pf/a_5941786.html

(文章源于网络)

很多女性当得知患有乳腺癌的时候都是到了中晚期,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很多人都忽视了乳腺癌的早期症状,那么乳腺癌在早期的时候都会出现哪些情况呢?

1、部分早期症状乳腺癌患者虽然在乳房部尚未能够触摸到明确的肿块,但常有局部不适感,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有时会感到一侧乳房轻度疼痛不适,或一侧肩背部发沉、酸胀不适,甚至牵及该侧的上臂。

2、早期乳房内可触及蚕豆大小的肿块,较硬,可活动。一般无明显疼痛,少数有阵发性隐痛、钝痛或刺痛等症状。3、乳腺外形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等。

4、乳头近中央伴有乳头回缩。乳房皮肤有轻度的凹陷(医学上叫做“酒窝症”),乳头糜烂、乳头不对称,或乳房的皮肤有增厚变粗、毛孔增大现象(医学上叫做“橘皮症”)。5、乳头溢液对溢液呈血性、浆液血性时应特别注意作进一步检查。6、区域淋巴结肿大,以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最多见。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者已属晚期。

乳腺癌的发病期从18至70岁不等,年龄多在30至60岁之间,尤其是生育期、更年期是女性乳腺癌的高发阶段,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超过10年以上的妇女应密切监测,有条件的应进行基因筛查。由于乳房体积小,暴露在雌激素下作用面积也小,因此乳房偏小的人士相对不易得此病,但也不乏这样的病例,只有丰满的人才会得乳腺癌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如发现变化,医院检查。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病因。它的发病常与遗传有关,绝经期前后的妇女发病率较高。它是一种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严重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男性罕见,仅约1-2%的乳腺患者是男性。

在乳腺检查中,很多女性检查出来,有结节(增生、囊肿、纤维瘤等)

BI-RADS几类,一般3类以下,会被说没有问题,定期检查,4类以上,则是危险甚至已经乳癌了。

这里,可以思考一下,3类是怎么来的,会否直接3类,还是从2类发展而来?如果3类是由2类发展而来,如果没有改变趋势,3类是否能避免到4、5类呢?

所以,如果已经有结节了,无论2类、3类,专业的去改变饮食和改变生活习惯,已经是非常必要了!

乳腺、子宫、卵巢问题的女性,经常从没有学过营养学的朋友那里得来“经验”,不敢食用豆类及制品。理由是,豆类中含有大豆异黄酮,会使女性雌激素过高。

实际上,大豆异黄酮,对女性雌激素的双向调节的,豆类及制品是平衡雌激素的最佳食物。

别小看这么一个“伪科学”,如果有个女性,刚好出于患妇科癌症的当口,饮食开始中断的豆类及制品,也许就是把其带左还是右的决定力量。因为,在错误与正确的天平上,谁都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END·

本平台往期精彩回顾,点击阅读

前卫生副部长演讲:慢性病多的最重要原因

癌症的真相——李治中演讲

脂肪,一种被严重曲解的营养

体检与修路——吴志华作品

扬子晚报:未来医生会给你开药方,也要会开营养处方!

人民日报:门诊输液被叫停,过度医疗才是病!

新民晚报:未来,慢性病将靠平衡营养来解决

凤凰周刊:大陆中草药肝损害调查

中药副作用一览表(请收藏)

健康的必要条件——吴志华作品

“保健品”都是骗人的?——吴志华作品

失传的营养学(全书收藏版)

“七分养”的常见误区——吴志华作品

丁香公开课:《还营养为一线治疗》

至死都被讥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人民网:5种维生素是“抗癌高手”

人民日报:病人为何越治越多

可怕的“营养过剩”——吴志华作品

什么是营养素——吴志华作品

真正的食疗——吴志华作品

让你怀疑人生的补钙常识——吴志华作品

《中国医药报》:我们需要营养补充剂吗?

养生之水的忽悠——吴志华作品

认知类胡萝卜素与维生素A——吴志华作品

挡糖(减肥与控血糖)“神器”——吴志华作品

关于慢性肾病的文摘

央视《生活提示》:洗涤,不容忽视的疾病因素

这类“油”可能致人猝死!

茶为什么致癌——吴志华作品

人民网:慢疾病管理的关键——改变饮食与生活习惯!

脊椎、膝等关节养护的饮食解析——吴志华作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yw/8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