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问畜禽屠宰与肉品安全知识之检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生猪肉是如何检查?

如何保障安全?

检疫检验如何把关?

私宰肉、问题肉如何举报?

对于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将通过“畜禽屠宰与肉品安全知识问”,对畜禽屠宰有关政策法规、肉品质量安全知识等进行宣传展示,让大家了解关于日常肉品检验检疫的相关知识,让大家知道我们的整个监管过程究竟是怎样的,从而对生猪定点屠宰企业更加放心,对我省的肉品安全更有信心。

检验检疫技术篇(下)

Q

家禽屠宰检疫过程中如果发现患有本规程规定以外疫病的,应当如何处理?

宰前发现的,官方兽医应当对患病家禽进行隔离观察,确认无异常的,准予屠宰;隔离期间出现异常的,按《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等有关规定处理。宰后发现的,官方兽医应当监督屠宰场(厂、点)方对病禽屠体及副产品按《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处理,对污染的场所、器具等按规定实施消毒,并做好《生物安全处理记录》。

Q

家禽屠宰后,应当对哪些组织脏器进行检疫?

家禽屠宰后,应当进行屠体检查(体表、冠和髯、眼、爪、肛)、抽检(皮下、肌肉、鼻腔、口腔、喉头和气管、气囊、肺脏、肾脏、腺胃和肌胃、肠道、肝脏和胆囊、脾脏、心脏、法氏囊和体腔等)的检疫,最后再对上述检疫情况进行复检。

Q

家禽屠宰检疫的抽检比例是多少?

日屠宰量在1万只以上(含1万只)的,按照1%的比例抽样检查,日屠宰量在1万只以下的抽检60只。抽检发现异常情况的,应适当扩大抽检比例和数量。

Q

家禽屠宰检疫中对法氏囊(腔上囊)检查什么?

检查有无出血、肿大等;剖检有无出血、干酪样坏死等。

Q

家禽屠宰检疫中对体腔检查什么?

检查内部清洁程度和完整度,有无赘生物、寄生虫等;检查体腔内壁有无凝血块、粪便和胆汁污染和其他异常等。

Q

生猪屠宰产品是指什么?

生猪屠宰产品是指生猪屠宰后的胴体、头、蹄、尾、皮张和内脏。

Q

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是指什么?

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是指生猪产品的卫生、质量和感官性状。

Q

生猪屠宰产品中应当判定为不合格肉品的种类有哪些?

《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GB/T-)为推荐性标准,其中规定了生猪屠宰产品中应当判定为不合格肉品的有:放血不全、白肌病、白肌肉(PSE肉)、黄脂、黄脂病、黄疸、骨血素病(卟啉症)、种公母猪、晚阉猪,(患)有脓毒症、尿毒症、急性及慢性中毒、全身性肿瘤、过度瘠瘦及肌肉变质、高度水肿的病猪及其产品,特定病变的组织器官(局部化脓、创伤部分;皮肤发炎部分;严重充血与出血部分;浮肿部分;病理性肥大或萎缩部分;钙化变性部分;寄生虫损害部分;非恶性局部肿瘤部分;带异色、异味及异臭部分及其他有碍食肉卫生部分)。

Q

在生猪屠宰肉品品质检验中,发现放血不全的肉品如何处理?

《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GB/T-)为推荐性标准,其中规定了放血不全的肉品应根据病变程度分别处理:

a)全身皮肤呈弥漫性红色,淋巴结淤血,皮下脂肪和体腔内脂肪呈灰红色,以及肌肉组织色暗,较大血管中有血液滞留的,连同内脏做非食用或销毁。

b)皮肤充血发红,皮下脂肪呈淡红色,肾脏颜色较暗,肌肉组织基本正常的高温处理后出厂或场。

Q

在生猪屠宰肉品品质检验中,发现白肌病的肉品如何处理?

《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GB/T-)为推荐性标准,其中规定了白肌病的肉品应根据病变程度分别处理:

a)后肢肌肉和背最长肌见有白色条纹和条块,或见大块肌肉苍白,质地湿润呈鱼肉样,或肌肉较干硬,晦暗无光,在苍白色的切面上散布有大量灰白色小点,心肌也见有类似病变。胭体、头、蹄、尾和内脏全部做非食用或销毁。

b)局部肌肉有病变,经切检深层肌肉正常的,割去病变部分后,经高温处理后出厂或场。

Q

什么是白肌肉(PSE肉),有哪些主要特征?在生猪屠宰肉品品质检验中,发现白肌肉(PSE肉)的肉品如何处理?

白肌肉是指受到应激反应的猪屠宰后色泽苍白、灰白、或粉红、质地松软和肉汁渗出的肉。主要特征为半腱肌、半膜肌和背最长肌显著变白,质地变软,且有汁液渗出。《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GB/T-)为推荐性标准,其中规定了对严重的白肌肉肉品进行修割处理。

Q

在生猪屠宰肉品品质检验中,发现黄脂、黄脂病和黄疸的肉品如何处理?

《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GB/T-)为推荐性标准,其中规定了黄脂、黄脂病和黄疸的肉品应根据病变程度分别处理:

a)仅皮下和体腔内脂肪微黄或呈蛋清色,皮肤、粘膜、筋腱无黄色,无其他不良气味,内脏正常的不受限制出厂或场。如伴有其他不良气味,应做非食用处理。

b)皮下和体腔内脂肪明显发黄乃至呈淡黄棕色,稍浑浊,质地变硬,经放置一昼夜后黄色不消褪,但无不良气味的,脂肪组织做非食用或销毁处理,肌肉和内脏无异常变化的,不受限制出厂或场。

c)皮下和体腔内脂肪、筋腱呈黄色,经放置一昼夜后,黄色消失或显著消褪,仅留痕迹的,不受限制出厂或场。黄色不消失的,作为复制原料肉利用。

d)黄疽色严重,经放置一昼夜后,黄色不消失,并伴有肌肉变性和苦味的,胭体和内脏全部做非食用或销毁处理。

Q

什么是“三腺”?为什么家畜屠宰时必须摘除“三腺”?

“三腺”是指甲状腺、肾上腺和病变淋巴结。甲状腺和肾上腺都含有激素,误食可引起食物中毒;病变淋巴结中可能含有大量细菌,不宜食用,家畜屠宰工艺和肉品品质检验要求摘除“三腺”。

Q

生猪屠宰肉品品质检验中,如何判定种公母猪和晚阉猪?这类肉品如何处理?

《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GB/T-)为推荐性标准,其中规定,未经阉割带有睾丸的猪,即为种公猪;乳腺发达,乳头长大,带有子宫和卵巢的猪,即为种母猪;晚阉猪一般体形较大,分别在会阴部和左肤部有阉割的痕迹,这类猪均按GB/T.1或GB/T.2的规定处理。

Q

在生猪屠宰肉品品质检验中,发现脓毒症等特定情况的病猪及其产品时如何处理?

《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GB/T-)为推荐性标准,其中规定在肉品品质检验中,发现下述任一情况:脓毒症、尿毒症、急性及慢性中毒、全身性肿瘤、过度瘠瘦及肌肉变质、高度水肿的病猪及其产品的病猪及其产品全部做非食用或销毁。

Q

在生猪屠宰肉品品质检验中,发现局部化、脓创部分等的仅有一种特定病变组织器官的情况如何处理?

《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GB/T-)为推荐性标准,其中规定在肉品品质检验中,对组织器官仅有下列病变之一的,应将有病变的局部或全部做非食用或销毁处理:局部化脓、创伤部分、皮肤发炎部分、严重充血与出血部分、浮肿部分、病理性肥大或萎缩部分、钙化变性部分、寄生虫损害部分、非恶性局部肿瘤部分、带异色、异味及异臭部分及其他有碍食肉卫生部分。

Q

生猪屠宰品质检验结果登记记录哪些内容?

每天检验工作完毕,要将当天的屠宰头数、产地、货主、宰前检验和宰后检验病猪和不合格产品的处理情况进行登记备查。

Q

牛羊屠宰产品是指什么?

牛羊屠宰产品是牛羊屠宰后的胴体、内脏、头、蹄、尾以及血、骨、毛、皮。

Q

牛羊屠宰产品品质是指什么?

牛羊屠宰产品品质指产品的卫生质量和感官性状。

Q

牛羊屠宰产品中应当判定为不合格肉品的种类有哪些?

牛羊屠宰产品中应当判定为不合格肉品的种类有:创伤性心包炎、神经纤维瘤、牛的脂肪坏死、骨血素病(卟啉沉着症)、白血病、种公牛和种公羊,患有脓毒症、尿毒症、急性及慢性中毒、恶性肿瘤、全身性肿瘤、过度瘠瘦及肌肉变质、高度水肿的病畜及其产品,特定病变的组织和器官(局部化脓;创伤部分;皮肤发炎部分;严重充血与出血部分;浮肿部分;病理性肥大或萎缩部分;变质钙化部分;寄生虫损害部分;非恶性肿瘤部分;带异色异味及异臭部分;其他有碍食肉卫生部分)。

Q

在牛羊屠宰肉品品质检验中,发现有创伤性心包炎的肉品如何处理?

根据病变程度分别处理:一是心包膜增厚,心包囊极度扩张,其中沉积有多量淡黄色纤维蛋白或脓性渗出物、有恶臭,胸腹腔中均有验证,且膈肌、肝、脾上有脓疡的,应全部做非食用或销毁;二是心包极度增厚,被绒毛样纤维蛋白所覆盖,与周围膈肌、肝发生粘连的,割除病变组织后,应高温处理后出厂(场);三是心包增厚被绒毛样纤维蛋白所覆盖,与膈肌和网胃愈着的,将病变部分割除后,不受限制出厂(场)。

Q

在牛屠宰肉品品质检验中,发现有神经纤维瘤的肉品如何处理?

牛的神经纤维瘤首先见于心脏,当发现心脏四周神经粗大如白线,向心尖处聚集或呈索状延伸时,应切检腋下神经丛,并根据切检情况,分别处理:一是见腋下神经粗大、水肿呈黄色时,将有病变的神经组织切除干净,肉可用于复制加工原料;二是腋下神经丛粗大如板,呈灰白色,切检时有韧性,并生有囊泡,在无色的囊液中浮有杏黄色的核,这种病变见于两腋下,粗大的神经分别向两端延伸,腰荐神经和坐骨神经均有相似病变。应全部做非食用或销毁。

Q

在牛屠宰肉品品质检验中,发现脂肪坏死的肉品如何处理?

在肾脏和胰脏周围、大网膜和肠管等处,见有手指大到拳头大的,呈不透明灰白色和黄褐色的脂肪坏死凝块,其中含有钙化灶和结晶体等。将脂肪坏死凝块修割干净后,肉可不受限制出厂。

Q

在牛羊屠宰肉品品质检验中,发现种公牛、种公羊的肉品如何处理?

健康无病且有性气味的,不应鲜销,应做复制品加工原料。

Q

在牛羊屠宰肉品品质检验中,何种情况下,要对病畜及其产品应全部做非食用或销毁?

检验过程中发现有脓毒症;尿毒症;急性及慢性中毒;恶性肿瘤、全身性肿瘤;过度瘠瘦及肌肉变质、高度水肿的情况时,要对病畜及其产品应全部做非食用或销毁。

Q

在牛羊屠宰肉品品质检验中,何种情况下,应将病变的局部或全部做非食用或销毁处理?

检验过程中发现有局部化脓;创伤部分;皮肤发炎部分;严重充血与出血部分;浮肿部分;病理性肥大或萎缩部分;变质钙化部分;寄生虫损害部分;非恶性肿瘤部分;带异色异味及异臭部分和其他有碍食肉卫生部分的情况时,应将病变的局部或全部做非食用或销毁处理。

Q

牛羊检验结果登记要记录哪些内容?

每天检验工作完毕,应将当天屠宰头(只)数、产地、货主、宰前和宰后检验查出的病畜和不合格肉的处理情况进行登记。

Q

畜禽肉水分限量指标分别是多少?

《畜禽肉水分限量》(GB-1)规定,猪肉、牛肉、鸡肉水分限量为≤77%,羊肉水分限量为≤78%。

Q

检测畜禽肉水分限量时鲜肉试样制备应注意什么?

剔除脂肪、筋、腱后的肌肉组织用绞肉机(孔径不大于4mm)至少绞两次,绞碎的样品应保存于密封容器中。

Q

《鲜(冻)畜肉卫生标准》(GB—5)适用范围有哪些?

该标准适用于牲畜屠宰加工后,经兽医卫生检验合格的生鲜或冷冻畜肉,且该标准全文强制。

Q

《鲜(冻)畜肉卫生标准》(GB—5)都对哪些方面进行了规定?

该规程规定了鲜(冻)畜肉的卫生指标和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加工过程、标识、包装、运输、贮存的卫生要求。

Q

鲜(冻)畜肉原料有何要求?

供体牲畜应持有产地检疫证明。

Q

鲜(冻)畜肉的感官指标有哪些?

无异味,无酸败味。

Q

鲜(冻)畜肉贮存应满足哪些条件?

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挥发、易腐蚀的物品同处贮存。

Q

鲜(冻)畜肉运输应满足哪些条件?

运输产品时应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装运输。

Q

《鲜、冻片猪肉》(GB.1-1)中对片猪肉的定义是什么?

片猪肉是将宰后的整只猪胴体沿脊椎中线,纵向锯(劈)成两分体的猪肉。

Q

《鲜、冻片猪肉》(GB.1-1)中对鲜片猪肉、冷却片猪肉、冷冻片猪肉和猪平头的定义分别是什么?

鲜片猪肉是指宰后的片猪肉,经过凉肉,但不经过冷却工艺过程的猪肉;冷却片猪肉是指经过冷却工艺过程,其后腿肌肉深层中心温度不高于4℃,不低于0℃;冷冻片猪肉是指经过冷冻工艺过程,其后腿肌肉深层中心温度不高于-15℃;猪平头是指从齐耳根进刀,直线划至下颌骨,将颈肉在离下巴至6cm-7cm处割开,不露脑顶骨的猪头。

Q

鲜、冻片猪肉的供体原料有何要求?

要求一是生猪应具有检疫证明;二是公、母种猪及晚阉猪不得用于加工鲜、冻片猪肉。

Q

鲜、冻片猪肉感官指标中对色泽有何要求?

鲜片猪肉肌肉色泽鲜红或深红、有光泽,脂肪呈乳白色或粉红色;冻片猪肉肌肉有光泽、色鲜红,脂肪呈福白色、无霉点。

来源:省畜牧兽医局畜禽屠宰管理处

编辑:杨素玲

一审:孙志攀终审:徐峰

江西省农业厅官方







































白癜风是什么
白癜风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yw/7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