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纤维瘤病



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肠系膜纤维瘤病(mesentericfibromatosis,MF)是一种原发性肠系膜肿瘤,是发生在肠系膜的腹腔内纤维瘤的一个少见亚型,以纤维母细胞克隆增生为特征,以侵袭性生长和局部复发,不发生远处转移为主要临床特点。

  一、流行病学

  发病年龄10个月至60岁不等,多见于中老年人,好发于男性。

  二、病理表现

  肿瘤多为一表面光滑,无包膜的肿块,肿块切面多为灰白色或灰红,质实且坚韧,多呈编织状,肿瘤多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呈浸润性生长,肿瘤边缘浸润肠系膜脂肪组织并呈蟹爪样可达肠壁,可达肠壁肌层。

  镜下肿瘤细胞多为梭形,束状交错排列,细胞形态较一致,细胞核梭形或卵圆形多见,核分裂像少见,细胞质丰富,细胞边界不清。肿瘤细胞之间可有大量的胶原纤维,有时可见间质黏液性变性,小血管扩张,部分小血管壁及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

  三、免疫组化

  肠系膜纤维瘤病Vimentin表达多为阳性,SMA和MSA表达强弱不一,有时可表达Dsemin和S-蛋白。

  四、鉴别诊断

  1、胃肠道间质瘤

  属于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通常位于黏膜下层或基层内,突向官腔,而肠系膜纤维瘤位于肠系膜,在肠壁内外浸润性生长。病理学上两者均以梭形细胞为主。胃肠道间质瘤边界清,肿瘤细胞丰富,可见坏死细胞,细胞核较大或呈上皮样,可见较多病理性核分裂,排列方式多样,可呈栅栏状、交错束状、编织状或巢状排列。而肠系膜纤维瘤边界不清,间质胶原成分多,肿瘤细胞稀少,形态和排列方式较为单一,与恶性胃肠道间质瘤相比,坏死和病理性核分裂细胞较少。

  2、纤维肉瘤

  一般生长较快,质地较软,切面粗大呈鱼肉状,肠系膜纤维瘤生长缓慢,质地较韧硬,切面粗大呈梁状或似编织状。病理学上纤维肉瘤细胞更丰富,异型性明显,可见较多病理性核分裂,间质内无胶原和玻璃样变。

  3、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细胞排列较松散,细胞有异型性,并可见数量不等的核分裂,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无明显胶原和玻璃样变,可与MF鉴别。

  4、另外注意与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瘤等鉴别诊断。

  五、治疗预后

  MF的治疗以手术彻底切除为主。由于术前诊断不明确,大多数病人实施剖腹探查术,根据术中探查情况决定施行的手术方式,包括肿瘤切除以及侵袭脏器的共同切除等;但由于肿瘤呈浸润侵袭性生长,如发现较晚,往往不能有效地彻底切除,复发率较高。对于肿瘤切除不彻底、复发和不能耐受手术的病人可考虑行内分泌治疗。(参考文献略)

  参考文献:

  [1]刘洪义,李桂。肠系膜纤维瘤病的研究进展.中国老年学杂志,,32(15):-.

  [2]李文波,张波,杨筱等。肠系膜纤维瘤病的超声与病理特征对照研究.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04):34-38.

  [3]王付龙,侯爱军,彭正等。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纤维瘤病1例报告.中国实用外科杂志,(03):-.

为你寻找最适合的工作,私人定制,我们更专业: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yw/1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