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口腔考研复试系列124病例分析
病例分析题目见昨天推送,如有疑问欢迎到QQ群(备用)探讨1.24病例分析·题目+牙体牙髓病学选择题1.诊断(1)主诉疾病的诊断:药物性牙龈增生。(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8阻生牙。2.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有6个月以上连续服苯妥英钠史。检查:牙龈呈粉红色,有牙石、软垢堆积;牙龈乳头及附着龈肿胀.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8近中阻生,无冠周炎的症状。4.主诉疾病的鉴别诊断与牙踉纤维瘤病和牙限增生为主要表现5.主诉疾病的治疗原则停药或更换药物,在内科医生的协助下,采取药物交替使用,洁治术以消除菌斑、牙石。用%过氧化氢液冲洗龈袋,在袋内放入药膜或磺制剂,并给予在全身病情稳定时,可进行手术切除并修整牙龈外形。保持口腔卫生。6.全口其他疾病的治疗设计8拔除。1、下列哪项不是冠延长术的禁忌证A、牙根比较短B、牙齿折断达龈下C、为暴露牙齿断缘需切除的牙槽骨过多D、剩余牙槽骨高度不足E、全身情况不佳的患者2、生物学宽度是指A、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B、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约2mm,其改变可反映牙周状况C、牙周炎时生物学宽度增大D、牙周萎缩时生物学宽度变小E、随年龄增长上皮附着根向迁移,生物学宽度变小、牙冠延长术后,涉及美容的修复应在术后何时进行A、术后4~6周B、术后6~8周C、术后8~12周D、1个月E、2个月4、牙冠延长术后制作修复体的一般在A、术后1~2周B、术后2~周C、术后4~6周D、术后6~8周E、术后8~12周5、下列哪项措施不利于清除菌斑A、颊面靠近牙颈部处的突起一般比釉质牙骨质界突出约0.5mm为宜B、舌面靠近牙颈部处的突起一般比釉质牙骨质界突出约0.5mm为宜C、前牙使用贴面时牙颈部做得稍厚,有利于固位D、后牙邻面接触区的颊舌径不宜过大E、后牙邻面的接触区应位于中央沟的颊侧6、冠缘放在龈下时,冠缘距龈沟底应至少为A、1mmB、1.5mmC、1.8mmD、2mmE、2.5mm7、修复体放到龈缘以下过多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中,除外A、牙齿松动B、牙龈肿胀C、牙龈炎症D、牙龈退缩E、牙槽嵴顶吸收8、前牙因美观需要考虑将冠缘放到龈下,应遵循的原则是A、前牙美观原则B、利于清洁C、修复体密合D、少量磨除牙体组织E、不侵犯生物学宽度9、一般在基础治疗结束后多久开始进行修复治疗A、1~2周B、2~周C、4~6周D、6~7周E、7~8周10、关于冠延长术手术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翻瓣术结合骨切除术B、切除部分牙龈和牙槽骨C、只切除牙龈不切除牙槽骨D、牙根过短不能做冠延长术E、牙折达到龈下,影响修复者需做冠延长术1、下列哪项不是冠延长术的禁忌证A、牙根比较短B、牙齿折断达龈下C、为暴露牙齿断缘需切除的牙槽骨过多D、剩余牙槽骨高度不足E、全身情况不佳的患者B冠延长术禁忌证:①牙根过短,冠根比例失调;②牙齿折断达龈下过多,为暴露牙齿断缘做骨切除术后,剩余的牙槽骨高度不足以支持牙齿行使功能;③为暴露牙齿断缘需切除的牙槽骨过多,会导致与邻牙不协调或明显地损害邻牙;④全身情况不宜手术。2、生物学宽度是指A、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B、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约2mm,其改变可反映牙周状况C、牙周炎时生物学宽度增大D、牙周萎缩时生物学宽度变小E、随年龄增长上皮附着根向迁移,生物学宽度变小A通常将龈沟底与牙槽嵴顶之间的恒定距离称为生物学宽度,包括结合上皮和牙槽嵴顶上方的结缔组织,约2mm。随着年龄的增大或在病变情况下,上皮附着向根方迁移,牙槽嵴顶亦随之下降,沟(袋)底与牙槽嵴顶间的生物学宽度保持不变。、牙冠延长术后,涉及美容的修复应在术后何时进行A、术后4~6周B、术后6~8周C、术后8~12周D、1个月E、2个月E牙冠延长术后修复体的制作一般在术后4~6周,此时组织愈合、龈缘位置基本稳定。涉及美容的修复应至少在术后2个月后开始。如果过早修复,往往会干扰组织的正常愈合,并在组织充分愈合后导致修复体边缘的暴露。4、牙冠延长术后制作修复体的一般在A、术后1~2周B、术后2~周C、术后4~6周D、术后6~8周E、术后8~12周C牙冠延长术后修复体的制作一般在术后4~6周,此时组织愈合、龈缘位置基本稳定。涉及美容的修复应至少在术后2个月后开始。如果过早修复,往往会干扰组织的正常愈合,并在组织充分愈合后导致修复体边缘的暴露。5、下列哪项措施不利于清除菌斑A、颊面靠近牙颈部处的突起一般比釉质牙骨质界突出约0.5mm为宜B、舌面靠近牙颈部处的突起一般比釉质牙骨质界突出约0.5mm为宜C、前牙使用贴面时牙颈部做得稍厚,有利于固位D、后牙邻面接触区的颊舌径不宜过大E、后牙邻面的接触区应位于中央沟的颊侧C在颊、舌面靠近牙颈部处的突起一般比釉质牙骨质界突出约0.5mm为宜。在前牙使用贴面时也不可在牙颈部做得太厚,以免造成牙龈炎症。后牙邻面的接触区应位于中央沟的颊侧,接触区的颊舌径不宜过大,使食物得以外溢而不致嵌塞,有牙龈退缩者,制作的修复体应留出足够的空隙,以利牙间隙刷等洁牙工具能进入。6、冠缘放在龈下时,冠缘距龈沟底应至少为A、1mmB、1.5mmC、1.8mmD、2mmE、2.5mmA当必须将冠缘放在龈下时,不应超过龈沟深度的1/2(健康的龈沟一般为2mm),冠缘距龈沟底至少1mm,不得延伸至沟底,且必须与牙面高度密合。7、修复体放到龈缘以下过多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中,除外A、牙齿松动B、牙龈肿胀C、牙龈炎症D、牙龈退缩E、牙槽嵴顶吸收A牙槽骨吸收过多会造成牙体松动,而修复体放到龈下过多,并不是引起牙齿松动的原因。如果将修复体放到龈缘以下过多,可能出现两种不良反应:①组织为避让冠缘的激惹而发生牙槽嵴顶吸收和牙龈退缩;②牙龈发生炎症和肿胀。8、前牙因美观需要考虑将冠缘放到龈下,应遵循的原则是A、前牙美观原则B、利于清洁C、修复体密合D、少量磨除牙体组织E、不侵犯生物学宽度E只有在前牙因美观需要或龋坏已达龈下,或牙冠较短需增加固位等情况下,才考虑将冠缘放到龈下,但应遵循“不侵犯生物学宽度”的原则。如果将修复体放到龈缘以下过多,可能出现两种不良反应:①组织为避让冠缘的激惹而发生牙槽嵴顶吸收和牙龈退缩;②牙龈发生炎症和肿胀。9、一般在基础治疗结束后多久开始进行修复治疗A、1~2周B、2~周C、4~6周D、6~7周E、7~8周C修复治疗一般在基础治疗结束后4~6周开始,牙周手术后则可能更长些。10、关于冠延长术手术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翻瓣术结合骨切除术B、切除部分牙龈和牙槽骨C、只切除牙龈不切除牙槽骨D、牙根过短不能做冠延长术E、牙折达到龈下,影响修复者需做冠延长术C冠延长术适用于牙体折裂,并影响修复或者治疗的情况。其手术中需要进行翻瓣,并除去被切除的牙龈,暴露根面或牙根断面以及骨修整,切除部分支持骨,使骨嵴高度位置能满足术后生物学宽度的需要,骨嵴顶需降至牙断缘根方至少mm处。在骨修整时,还需注意使该处的骨嵴高度与其他部位及邻牙的骨嵴逐渐移行,避免明显的悬殊,从而在术后获得良好的牙龈外形。喵师姐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yw/10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牙牙乐每日答题DAY16
- 下一篇文章: 口腔健康口腔罕见病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