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50定期寿险这款保险,买了



死了都要爱·吗?

南湾国际·浮生一落·年6月

首先给大家说声抱歉,又双叒拖更了。

00

今天的前摇有点长

昨晚略有“惊愕”地发现,上篇作文的阅读人数突破了百人,谢谢诸位有耐心看我这巴拉巴拉。

先回答一下一位朋友的留言:我现在是在哪家保险,好来找我买保险;

啊,抱歉,我不从属于任何一家保险公司;

和保险结缘的阴差阳错,仅仅大概是六年前因为准备给嫩爹上保险,但从业亲友的姿势水平(不代表全部)冒昧不敢认同,而自己倒腾了个保险从业资格;

当然,至今倒也并不曾主动售卖乃至推销任何一款保险产品(被动是有推荐的);

严格来讲,应是属于保险经纪人的范畴。

回想起来,本小号作文的初衷,仅仅是将这些年身边朋友们关于保险的一些小问题规整成文,且算是指望偷个懒:不必反反复复一一作答;

说来,这和开发网购查券+返利的AI机器人一个道理:偷个懒,大家用机器人即可自助查券并拿走返利。

当然,如若作文内容有朝一日可成体系,能够给予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们提供一扇了解真·保险的偏门小窗,已是更佳。

毕竟,和协助大家“科学剁手”这种小事比起来,保险的信息鸿沟是更深的存在,要尽量做到“有效投保”的前提下兼顾低成本,本身看起来就似悖论。

可能因为样本量不够多,就我个人观摩过的一些朋友保单来看,不乏“有效投保”是存疑的(健康险未必符合问询内容、分红类的IRR与预期南辕北辙),而低成本更是几乎难觅。

当然,一如既往的始终如一是:

只是贵了点的话,绝不劝退。

姑且不考虑略显硬核的核保或IRR等,哪怕仅仅是分清楚不同险种的作用和价值,对于缺乏阅读习惯的大多数(巴中)人来说,就已然不轻松。

所以,本号不留任何私人联系方式,似乎也不难理解,当然,至于以后,或许我也的确会慎重考虑一下,如果单篇阅览人数到个的话,哈哈,超小的小目标而言。

毕竟,可能就像我那用爱发电的返利机器人,因为多年来不曾尝试商业推广,电费是越来越贵了。

此外,大家的留言,有时候回复比较迟,希望理解;

尤其是关于既有病史如何投保的这类专业度很高的问题,有较为复杂的情况,我也需要请教核保大神和一些医生朋友。

对于占了80%以上的大城市滴朋友,很是感谢支持,但,虽然保险本身没有天然的地域局限,但还是建议只当我的作文是多一个角度的工具,投保,还是落实到线下或至少是同城的且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渠道。(当然,这里并非是指的某些保险产品的可投保区域:这里顺带提一下,虽然根据最新的法规,异地投保没有问题,但,如果中意的保司产品投保区域有纸面要求的话,还是不建议跨区投保,虽然异地投保并不影响到实际理赔。但哪怕是营销号言之凿凿,法规层面也的确给了异地投保的保障,但我还是固执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也是为何本号从未推荐信泰人寿产品的原因之一,因为虽然性价比很高,但四川不在可投保范畴,且已经有过这个问题导致的官司,哪怕是消费者赢了)

而对于巴中本地的朋友,干脆就当全看缘分吧。

毕竟,保险=骗子的印象流,在小地方确实是普遍存在的,这里不深究这缘由,毕竟存在即合理;

也确曾有在外从业的朋友曾半开玩笑:在巴中这样的地方透明化搞真·保险,那怕是得和吃力不讨好地搞慈善差不多。

当然,对此,我完全可以理解,所以这么多年也仅仅是有问则答之,自知不荐之;

但亲历一些变故后,我想,或许风车尤转,或许巨人依存,万一呢。

01

这款寿险·真心奇葩

扯远了,来,上菜。

今天不聊重疾险,而是聊聊寿险。

此前,涉及到寿险的老作文不少,但专门开篇的却只有这一篇入门姿势:

《死了都要爱,不给妻儿父母留身债》

对,另外一款关于增额寿险《每月块,安全+不疼+创收?》;和题目一样,那是披着寿险皮的理财工具,不能算是正儿八经的寿险。

好了,简单回顾一下:

所谓寿险,就是死了赔钱的玩意儿;

而定期寿险,则是指保障期限非终身,而是选择保至60或者70岁的寿险;

主要目的在于填补移成人因故离世给家庭造成的财务漏洞。

而今天要聊的这款产品,是一款典型的定期寿险;

但,它又如此那般的非典型:这货居然没有等待期。

翻译一下:有效投保的前提下,哪怕是今天买了明天就凉了,只要不是这三种情况:

1.自杀;

2.投保人杀了被保人;

3.故意犯罪被击毙。

它就赔!

我只能说,没等待期,这就离谱。

02

等待期是神马

简单聊一下等待期,以后也就懒得专门写作文了。

何为等待期

等待期,言简意赅:投保后,等待保障责任生效的间隔期。

为何设等待期

首先,除了意外险,包括寿险在内的大部分保险,并非买了就管用,而是过了等待期才生效。(当然,就算是意外险,也有少量是有等待期的)。

保险设置“等待期”目的:是降低投保人逆选择风险;

所谓逆选择风险,听起来很绕口,其实也蛮好理解:

投保人对自己的情况肯定是比保险公司更清楚,因此不乏有“聪明人”带病投保;

等待期有多长

不同险种和不同产品,等待期长短都是不一样的;比如重疾险,通过设置等待期,等待期内确诊了疾病,哪怕是癌症,抱歉,1毛钱都不赔;因为重疾险的对赌标的是一些很严重的疾病;所以重疾险的等待期一般有90天到天;为拿到理赔刻意拖着不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再比如医疗险,一般情况下,常见的百万医疗险,多数等待期为30天,也有少量60天甚至90天的,主要是保证续保年限比较长的产品。意外险要特别一点,大多数没有等待期,因为它是保障风险,而不是疾病,无论是否带病投保,买了之后疾病导致的医疗费它本来就不赔,所以等待期的意义没那么大。但是要注意的是,也有少量意外险是有等待期和健康告知的。

而寿险是对赌生死,按理说,等待期的意义没有重疾险医疗险那么大,因此国外不少寿险,确实也没等待期,但可能是考虑到需要结合国情,就TC的情况来说,此前还没有0等待期的寿险。

等待期出险

那么,如果是等待期内出险申请理赔,结果会如何呢,一般是三种情况:合同终止并退回已缴纳保费。合同结束,返还现金价值。不承担责任,合同继续有效。反正,无论是哪一种约定,都是不赔钱赔个寂寞。

等待期的其他问题

续保一般没有等待期:但如果是一年期的医疗险,续保时不乏有保司会“诱导”消费者升级版本或变更方案,那么,要注意,如果选择了改变上年保额的方案,大多数产品就会再次计算等待期并需要重新做健康告知,务必慎重。

对于诱导升级的问题,其实在老作文也聊过,以后也单独开个篇。

这里简单说一下个人观点:如果可能的话,从共同利益的角度来说,我是希望所有人都不要升级,因为所谓升级的把戏,本质上是保司为了获得择日把一些已患病的人合法可控推下船的机会……

但,回归人性来说,所有人不升级,太难了。

等待期降低了保司成本:这个其实很好理解:无论买什么保险,只要有等待期的存在,那么,实际上保单第一年我们给的保障,是打了折的;比如医疗险是30天,那就是第一年的保费实际上只换来了11个月的保障;比如重疾险是天,那第一年的保费更是仅仅只换来了半年的保障;这个就很有意思了,因为不仅是普通消费者;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不乏很多“从业者”(其实还是消费者)为了完成开单任务,给自己或至亲盲目配置的保险(这里姑且假设做到了“有效投保”,也假设自保单计入KPI);但哪怕第一年保费拿回来了,其实,也只能算是拿回来了一半,而后面几十年,还得真金白银……此外,关于等待期内检查出疾病该怎么处理的问题,以后开篇单独聊。

03

产品架构

那么,如果看懂了上文的话,我们知道:1.大多数保险有等待期;2.等待期出险不给赔钱。我们不管设置等待期的初衷是什么,只是从普通消费者的立场来看,当然是等待期越短越好。而这款阳光放给定制渠道的产品就满足了这一点。关键是,它是一款“赌生死”的寿险,而非意外险。可点击放大

投保规则

较为合理

首先,擎天柱6号寿险只允许18岁至60岁投保,未成年是不保的,这是优点,原因在老作文提到过,定期寿险的本质是覆盖因大人离世导致的财务窟窿,小朋友没有家庭责任,所以没必要买寿险。当然,可能也有些朋友,钱确实太多没地方放,一定要给娃儿买;那么,买的话,10岁以下买20万保额,10-18岁买50万即可。因为老作文也提到过,为了避免道德风险,国内对于未成年人的身故赔偿是封顶的:

被保险人不满10岁,不得超过人民币20万元;

被保险人已满10岁,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

哪怕你买的百万保额,也最多只能赔偿这么多。然后,其承保职业类别为1-6类人群,这么来看,很多5、6类职业也是可以投保的。顺带提一句,职业类别,在大多数保险中都会涉及,可在看个热闹试算保费时选择和搜索自己职业。

04

亮点何在

现在,结合上面的产品架构图,我们来看一下这款产品到底有哪些亮点值得单独写作文的。

0等待期

这是这款产品在当下,极为吸引眼球的最大卖点。

通过上文我们知道,“赌生死”的寿险,多数会有长达几个月的等待期,一方面规避了等待期责任,另一方面也让我们首年保费买的是注水猪肉。

而这款擎天柱6号,在国内首创0等待期;

说人话就是今天买,明天凉了,它也给赔。

我虽然不觉得大V们夸大的0等待期对消费者有多大积极影响(精算师和核赔团队都不是傻子);

但能让首年保费的猪肉不注水,就是极好的,这才是作为一款寿险搞0等待期的最大实际意义。

对于这样“标新立异”的奇葩,能不能多来几个。

健康告知宽松

和重疾险医疗险一样,寿险是有健康告知的,虽然一般情况下会比前面两个宽松一些,但也不乏很多产品会问到肝炎、乳腺结节、肺结节和BMI。

而擎天柱6号的健康问询,在同类中算是很宽松的。

既没有问到结节,也没有问到肝炎,

它居然也没问BMI(很多重疾险寿险,甚至医疗险,因为BMI,导致肥宅老哥是买不了的)。

擎天柱6号

某热门定期寿险

免责条款少

免责条款也只有3条,这一点还是较优秀的;

对于寿险的挑选,个人观点就是:

健康告知越松越好+免责条款越少越好;

反正是和保司赌个生死(和全残),

免责条款太多了的话,意义就不大了。

擎天柱6号免责条款是当下最少的且没有隐藏条款。

擎天柱6号免责条款全文

猝死加半倍

对于猝死,擎天柱6号额外赔付50%保额;关键是,这一条是纳入基础责任,不需要额外加钱。限定于65岁以前,且猝死需满足24小时内。关于猝死的问题,其实也算一个保险中的理赔热点和难点,就猝死高发人群来看,除了印象流里的福报人群、三高人群或缺乏运动的死肥宅;其实还有一点:家族心脑血管疾病历史等风险因素较高的男性,也有相当的关联性。尽管擎天柱6号对于猝死时间定义还是略显鸡肋,但毕竟是不需加钱的白嫖,自然是极好的。并且,就猝死定义来说,擎天柱6号还算有个小BUFF加持:翻译一下:未出现症状即刻死亡的,也可按猝死理赔。虽然实际意义可能不大,但不加钱的情况下,自然是有胜于无。对于一线城市,最高可投保高达万,如果算上这50%的猝死额外赔,那么猝死最高可以赔万;当然,顺带提一下,对于巴中这样的小地方,对于很多保险产品来说,哪怕想买且钱多,但最高基础保额依然会被封顶为最多万,且还需要结合投保人年龄由系统判断,年龄大一些,往往还会更低。

保障和缴费周期的自由度高

这一点在定期寿险里也是蛮少见,无论是保障周期还是交费周期,除了常见的10年,20年,30年之外,还可选与保障期同长,比如交到60岁保到60岁,交到65保到65。而当下大多数同类定寿,对于交费周期的开放程度要低很多,比如30岁以上最多只能20年交,无法选择30年交,又比如只能选择固定的交费年限,不能选保至xx岁就交到xx岁。也顺带提一下:对于重疾险和寿险这样的长期买单的“对赌”形态保险,在交费时间的选择上,我个人是建议选择最长的,这么说的原因也很好理解:1.降低保费压力:交费周期越长,每一期交的费就会越少,这是毫无疑问的;2.但是也有朋友会感到疑惑,虽然单期少了,可总的保费又增加了。其实,是因为你忘了通胀这个无解BUG的存在,说人话就是,交的时间越长,后面的钱其实就越不值钱(当然,保额也一样);3.出险成本考量:如果选择缴费周期短甚至趸交(即一次性交齐),那么一旦出险获得理赔,保费本身的“损失”并不小,而如果拉长交费周期后,如果不幸需要出险理赔,后面没交完的保费是不需要继续交的,这一点,对于重疾险尤其如是,毕竟,很多重疾险现在都带了轻症豁免保费条款,如果是单次赔的产品,罹患重症拿到赔款,保单合同终止,但如果先患的是约定的轻症,除了拿到赔款以外,后面几十年没交完的保费就不用交了。

附加责任性价比不错

一般来说,加钱可选的附加责任,考虑到整体性价比,如果溢价太多,则没有必要选上,但擎天柱6号的这个附加的额外赔责任,的确值得考虑。

比较适宜于经常出差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

航空意外身故/全残:额外赔%(限乘坐)

公共交通身故/全残:额外赔%(限乘坐)

节假日乘坐或驾驶身故/全残:额外赔50%

1

航空额外赔:航空意外发生的概率很小,但,这等同于一份长期的航空意外险,那么,对比之下,一般我们买机票时,附带买的航意险价格多在30元/份;

2

公共交通额外赔:虽然也是仅限于乘坐;

但擎天柱6号包含上了出租车和网约车,这点很不错,因为,很多产品,网约车并不计算在内。

当然,连网约车资资都没有的黑车,依然不能额外赔。

3

法定节假日额外赔付:对于节假日出去耍还是有点意义的,毕竟,如果意外身故可以多赔一笔钱,并且这里加上了驾驶。

当然,需要指出:这里的法定假节日是特指清明节、五一、端午、春节这些假日,并不包含周六周日。

3条分析完成,然后再看价格。

假设万保额,30年交,保30年,对于这几项额外赔付的附加责任,每年只多交21块钱保费。21块钱,还是很值得的。举个例子:30岁老王投保万保额,且多花了21块附加交通意外额外赔。

?情景一:老王坐灰机坠机,赔万;

??情景二:老王坐滴滴凉了,赔万;

??情景三:五一小长假自驾凉,赔万。

整体性价比高

在拥有0等待期、健告宽松、免责条款少、猝死加半倍及交费自由度高等优点加持的同时,这款产品的价格依然很能打;

比如投保选择万保额,分30年缴费,保障时间为30年;30岁男年保费为元,30岁女性保费为元;

当然,结合巴中的实际情况,我更建议按照每10万保额来算,男.6元/年,女68.7元/年,至于要几个10万,那就相乘就好。

当然,不同年龄,保障周期或交费周期不同,价格是浮动的,欢迎到投保页面根据提示算着耍。

至于不同性别,老作文也聊过,是个寿险男的都比女的贵1倍,基操。

这个价格,就算是线上高性价产品,也是绝对的第一梯队,尤其是其还有肉眼可见的这些优势,至于某些传统产品,不参与对比,因为这没法比。

05

尾巴

最后,顺带提一下擎天柱6号承保公司:阳光人寿。其实也没啥好提的,无非是所谓中国强,险企10强云云,虽然倒也的确算是“大”公司了,在巴中都有中支,但,这毫无意义,并不能算什么加分项。其实关于寿险的更多东西,欢迎翻阅老作文。另外,擎天柱6号,还支持加保权、更换新产品,和转终身寿险权利等等,但考虑到意义不大,也就懒得赘诉了。总的来说,这款产品算是当下综合来看:最值得考虑的定期寿险,没有之一。因为几乎没坑的同时,各方面都还比较优秀。所以,必须有的排坑尬黑作文,还不太好下笔。有兴趣去看个热闹的朋友,可以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ys/11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