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肯勃氏瘤



作者:吴俊河南大学一附院超声科

编辑:烟火来源:超声俱乐部

导读

库肯勃氏瘤是胃肠道、乳腺等癌肿转移到卵巢形成的上皮性转移瘤,常见的转移途径是淋巴道转移、血道转移及直接种植等。年Krukenberg首次报道了这一非寻常的卵巢肿瘤而得名。

发病年龄一般30~50岁,好发于35~45岁,多发生于绝经前患者,较其他卵巢转移癌均早10年左右,说明在卵巢生理功能活跃时,癌细胞易于在此种植、转移和生长。临床症状符合卵巢恶性肿瘤的生长特点,迅速出现腹部包块、腹胀、腹痛、周围脏器压迫、恶液质等症状。

库肯勃氏瘤的病理

大体标本肿瘤一般保持卵巢原形,呈肾形或长圆形,表面光滑或结节状,切面为实质性,半透明胶质样,部分肿瘤纤维间质呈纤维瘤样改变,可见大量弥漫性或聚集成团的印戒状腺癌细胞,散布于增殖的梭形卵巢间质细胞之间。93%的库肯勃瘤双侧发生,或有卵巢外受累。组织学诊断标准为:①肿瘤生长在卵巢内;②镜下见印戒黏液细胞;③卵巢间质伴有肉瘤样浸润。

超声表现:

①卵巢肿块多为双侧,双侧瘤体大小相似,也可一侧大,一侧小;②肿块还保持原卵巢形态,呈椭圆形或肾形,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③肿块有包膜,包膜薄、光滑;④肿块以实性为主的低回声肿物,合并液化坏死时内部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并在肿物内周缘可见散在分布的类圆形无回声,大小不等,边界清晰,内壁光滑,内透声好,与正常卵泡回声相似,此类圆形无回声为印戒细胞分泌粘液形成的潴留性囊肿或粘液池,此是卵巢库肯勃氏瘤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⑤肿瘤内实性部分及瘤体周边可见丰富血流信号,可探及高速低阻血流频谱,RI<0.40。⑥腹盆腔常伴有腹水,可见游离积液;可探及腹腔淋巴结转移。⑦常有胃肠道及乳腺恶性肿瘤病史。

库肯勃氏瘤来自胃肠道最多见,占卵巢转移性肿瘤的67%。在进行胃肠超声检查发现胃部有肿瘤时,一定要注意胃腔外声像图改变:①肿瘤对周围脏器的侵犯;②胃肠周围淋巴结有无肿大;③腹水及其他转移征象如盆腔肿块等。当发现具备上述特征的卵巢肿块时,应考虑到卵巢库肯勃氏瘤的可能,胃部肿块可能就是原发灶,此时应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

鉴别诊断:

①卵巢卵泡膜细胞瘤:多为单侧,多呈均匀的低回声肿物,透声良好,后方回声轻度增强,部分呈囊实性,无囊壁结构,内部血流多不丰富,动脉血流多为低速中阻。

②卵巢透明细胞瘤:好发于绝经前后,常为单侧,中等大小,良性多为混合性或囊性为主肿物,恶性多表现为以实性为主,内部血流也较丰富。

③其它卵巢实性恶性肿瘤,单侧多见,声像图不易鉴别。

典型病例

女,49y,腹痛、腹胀、食欲减退1月余就诊。空腹进行腹部和妇科常规超声检查,肝胆胰脾肾子宫未见异常,左右侧卵巢均为一低回声肿物,表面光滑,有包膜,周边可见较丰富血流信号,大小分别为11cm×7cm×6cm和8cm×6cm×4cm;腹水中等量,最深处深约5.5cm。根据卵巢肿物和腹水的超声表现,考虑卵巢肿物可能为胃肿瘤卵巢转移,于是让患者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对胃进行了检查,发现胃体前壁及大弯侧胃壁不规则增厚、凹陷,层次不清,考虑为溃疡型胃癌。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卵巢肿物为来源于胃黏液细胞癌的库肯勃氏瘤。见下图

图1胃体大弯侧、前壁胃壁不规则增厚、凹陷

图2左侧卵巢肿物及腹水图3左侧卵巢肿物CDFI图4.右侧卵巢肿物及腹水

图5切除的左侧卵巢肿物

图6切除的左侧卵巢肿物的剖面

图7切除的右侧卵巢肿物

图8右侧卵巢肿物的剖面

图9图①②③为卵巢肿物的免疫组化病理结果(双卵巢)粘液细胞癌转移,考虑来源于胃。(双卵巢)结合免疫组化,符合粘液细胞癌转移,来源于胃。长按







































白癜风可以完全治好吗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zl/4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