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7年来逐渐发胖,竟是这种癌医生疲劳
一般认为
得癌症的人会越来越消瘦
浙江的张女士却越来越胖
她还以为年龄大了发福
或者是因为内分泌紊乱
她哪里会想到
原来得了一种罕见类型的肺癌
医生提醒
一些征兆你以为是“小毛病”
却可能是癌!要引起重视
01
七年来逐渐发胖,以为内分泌紊乱
最近,又到了张女士3个月医院复查的日子,所有的检查指标显示正常,体形也逐步恢复正常,她高兴地向肿瘤内科副主任钦志泉主任医师“展示”自己的身材,“再瘦一点,就是我二十几岁年轻时候的样子了!”
钦志泉医生还记得,一年前,在门诊见到张女士时,37岁的她整个人呈现出一种非健康的肥胖,“满月脸”“水牛背”,1.6米个头的她有多斤。
问诊得知,这七年来,张女士的体重一直在缓慢上升,每年胖一点。因为没有感觉到其他症状,以为是随着年龄增长发福了或是内分泌紊乱,才引起肥胖。
直到一次全身体检,报告显示右肺上有一个肿块,疑是肺癌。随后做了“右肺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张女士患的是一种病理类型非常少见的肺癌:肺类癌伴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
目前,肺癌是全球范围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而张女士患的这种罕见病理类型的肺类癌,只占所有肺癌比例的1%-2%。类癌是起源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肺类癌就属于其中一种。
张女士这种类型的肺癌,很容易让患者出现Cushing(库欣)综合征,因为伴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分泌,会导致患者体内皮质醇水平的持续升高。就好比患者每天都在不停地吃激素,所以会出现体重上升、内分泌紊乱的症状,外貌上则会表现为满月脸、水牛背。
幸运的是,这种类型的肿瘤发生率较低,恶性程度也较低,病灶发展不快。
肺部肿瘤成功切除后一个月,复查时张女士出现了类似“激素戒断”的症状,医生建议补充外源性皮质醇激素,根据定期的血液激素水平的监测,逐渐调整减量。
最终,经过近一年的精细化管理,张女士停掉了外源性皮质醇激素,体重也减掉了近30斤,眼看着能恢复到七年前的体重水平。
02
医生提醒:肺类癌早期症状不明显
说到肺癌,大家可能都会觉得,咳嗽等呼吸道症状才是肺癌的典型征兆,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卢丽琴提醒,一些肺外表现也可能是癌症征兆。
“部分肺类癌可能发生于肺的外周部位,早期可能无症状,但当肿瘤生长较大时,压迫邻近肺组织,可能会出现活动后气短、易疲劳、乏力等症状;部分肺类癌病灶会分泌激素或类激素样物质,引起脸色潮红、水样腹泻、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肌力下降等肺外表现。”
肺类癌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以40-60岁居多,男女发病率相近。不同于其他肺癌种类,肺类癌与吸烟并没有明确的相关性。目前来说,胸部CT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肺类癌的两大“利器”,手术则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医生提醒
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异常
早诊断、早治疗
是改善肺类癌预后的关键
那么,其他类癌症
如何早期发现?
来听专家说说:
四种易被误诊为小病的癌症
01
便血:不都是痔疮,小心直肠癌
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庄競说:“痔疮和直肠癌都会有便血,要学会鉴别。痔疮便血往往在大便的表面,与粪便不混合,颜色鲜红并且无黏液。癌症患者的便血则与大便混合在一起,颜色为暗红或果酱色,大便有黏液,伴随着大便习惯改变,大便变细或不成形等。”
02
胃痛:区分是胃溃疡还是胃癌
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赵玉洲表示,胃癌和胃溃疡这两种发生在胃部的疾病都可以引起胃痛的症状,但疾病的性质确实天壤之别。
1.年龄区分:胃溃疡易躲在青壮年体内发生,病情反复,而胃癌多见于中老年人,如出现上腹痛等症状,慢慢加重,病情发展较快,病程短;
2.饮食区分:胃溃疡的疼痛多与饮食关系密切,即餐后半小时开始,疼痛持续几个小时,有烧灼感,其后逐渐消失;胃癌的疼痛无规律性,与进食无关,进食后疼痛可加重,也可减轻;疼痛性质不定。
03
乳房肿块:别总当成纤维瘤
乳腺癌与乳腺纤维瘤均可出现乳房内无痛性肿物。“两者的不同点在于,纤维腺瘤的高发群体在于年轻女性,瘤体多为圆形或椭圆,边界清楚,无粘连,肿块生长缓慢。乳腺癌一般在老年阶段发生,乳腺癌肿瘤质地比较硬,边界不规则,生长较迅速,可伴同侧腋窝淋巴结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医院乳腺科副主任王承正说。
04
骨痛:警惕多发性骨髓瘤
医院血液科副主任房佰俊说:“骨痛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之一。骨痛的程度因人而异,早期的骨痛常常是轻度的,因此,在疾病的早期不少患者被误诊为风湿病、腰椎间盘突出等。但随着疾病的进展,骨痛可变为持续性、剧烈性,甚至发生骨折等。所以当骨痛持续一段时间,应该警惕多发性骨髓瘤,建议此时可以到血液科就诊。”
来源:都市快报、健康时报
责任编辑郑两兴
厦门晚报健康周报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ys/9682.html
- 上一篇文章: 别误会丨癌症和肿瘤并不是一回事
- 下一篇文章: 安吉丽娜middot朱莉的胸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