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铿锵玫瑰



她们是巾帼不让须眉的铿锵玫瑰,也是有着万千柔情的妻子、母亲。每当面临家和国的选择时,她们总能舍家为国,不顾各种艰难和险阻,在第一时间到达灾害现场,用专业技能为处于险情的灾区人民袪除伤痛,解救他们于危难之中。更以女性特有的母爱和温柔抚慰灾区孩子受伤的心灵。在刚刚过去的母亲节里,医院灾害救援医学研究所女子救援队里的几朵玫瑰,献上我们对全体救援队员的敬意,也献上我们对天下万千母亲的敬意,祈愿她们永远健康幸福!

管晓萍

医院总护士长,她以对工作百分之百的投入,感染和带动着同事;以对生命百分之百的负责,护理和照看着病人;以对他人百分之百的热忱,具体而微地实践着白求恩精神。年1月11日,第一次参加印尼海啸救援工作,是中国派出的唯一一名ICU护士,克服医疗条件匮乏的困难,从无到有地创造了为危重病人护理的条件,赢得了多国救援队的一致好评。    

年10月在巴基斯医院,率领医院的护理及保障工作。医院清点药品、整理物品、检查各科室野战病历,及时进行消毒和感染监控工作;她永远面带微笑,为儿童清理感染率很高的脓庖疮,为老人擦拭消毒伤口的污物,甚至为骨折受伤的病人进行通便处置。回到营地,队员们都可以放松的时候,她去帮厨改善伙食。深夜,她久久思考白天工作流程,想到什么都及时记录。医院接诊重病人或抢救病人后连夜赶写护理简报,供今后护理培训工作使用。在巴基斯坦地震救援期间,中国国际救援队与西班牙红十字会合力抢救濒死新生儿,在西班牙护士没有任何助产经验的情况下,管晓萍承担了护士和助产士的全部工作。没有吸痰设备,她为重度窒息的婴儿口对口实施人工呼吸,最终成功挽救了婴儿的生命。

心语:年5月27日印尼中爪哇岛发生6.4级地震,死伤余人,接到出队的命令已经是28日晚6时30分,当时我在外地出差,立即买了当晚的火车票赶回北京。医院后准备了一下行装,来不及与家人告别便踏上了救援的飞机赶往灾区。年9月巴基斯坦遭遇特大洪灾,53岁的我依然出征第四次参加了国际救援行动。从事护理工作40余年,我深知在祖国需要的时候必须义无反顾,将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深厚情谊带给灾区人民,展示中国军人、中国护士的良好形象。

刘亚华

急诊医学博士,医院急救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中国卫生应急救援队队员,曾执行印度尼西亚海啸、巴基斯坦地震救援、四川汶川地震、四川芦山地震灾害救援以及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国庆大阅兵等重大事件的医疗保障任务。两次荣立三等功,作为中国国际救援队女子救援队队长率队获得年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心语:每一个生命来到世间,离不开妈妈精心的抚育、悉心的照顾,在成长中学到知识、获得技能,最终走上社会,自食其力,享受人生。想起小时候妈妈每每在厨房炒菜,放学回来的我眼巴巴地靠着厨房门,妈妈炒好一个菜,我就忙不迭地伸筷子、狼吞虎咽。“我的乖宝女饿了!”沐浴着妈妈疼爱的目光,无比幸福!现在,我也有自己的乖宝女了,已经十岁了,孩子的成长促动着我的成长,“母亲”这个称谓、这个身份的含义愈发丰富起来!多次救援,也让平日从事急诊工作的我体会到这一特殊任务的人道主义精神,从而更加敬畏生命,珍惜生命!

汪茜

医学博士,医院急救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位女队员,曾执行印度尼西亚海啸、印度尼西亚日惹地震救援、巴基斯坦地震救援、巴基斯坦洪灾救援、四川汶川地震救援、青海玉树地震救援以及非典、甲流、腺病毒、麻疹等重大灾害及公共卫生事件的医疗保障任务。获军队三类优秀技术人才岗位津贴、全军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两次荣立三等功以及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心语:作为一名医生,我很荣幸能够参加那么多次大型的国际、国内救援行动,这是一种情怀,也是对自己心灵的净化,让我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从而更加珍惜现在!救援中的点点滴滴我永远不会忘记,唯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张雪梅

医院超声科副主任技师,曾参加汶川、海地、菲律宾、尼泊尔等6次国际国内重大救援。先后四次荣立三等功,年被武警总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心语:从小,当兵是我的梦想。终于有一天,我投笔从戎,圆了自己的橄榄绿梦。从军二十多载,我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光荣的中国国际地震救援队的医疗队员!年汶川5.12大地震,我们乘坐国内最大伊尔76军用飞机第一时间赶赴汶川重灾区。海地地震,没来得及回家同亲人道别,乘坐23个小时的飞机赶赴救援现场。年芦山4.20地震时、12月菲律宾台风“海燕”袭击,都正值儿子要参加重要的考试,我纠结过,但是想到祖国需要我们,灾区老百姓需要我们,立即抹去眼泪,整理行装即刻出发。接到赴尼泊尔地震救援命令时,我母亲正患病住院,看着病床上的老妈,我不知如何开口道别。身为教师的老妈对我说:“这是大事,要去。”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我再一次踏上征程!

马立芝

医学硕士,医院急救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中国卫生应急救援队队员,曾参加巴基斯坦洪灾救援、四川雅安芦山地震、天津8.13大爆炸、尼泊尔大地震等国内外重大灾难的医疗救援工作。-年度卫生应急救援先进个人;两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获“为兵之星”等光荣称号。

心语:年4月,四川芦山发生7.0级地震,当时我的母亲刚做完双膝关节手术,急需有经验的人陪着康复治疗;儿子马上要参加学校考试,需要有人督促和辅导;我自已也刚做完腰大肌纤维瘤手术,伤口还没有完全愈合。但是想到此时灾区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毅然出征,投入战斗。作为一名国际医疗救援队员,我的手机从来都在开机状态,就是为了始终保持联络畅通,做到一有号令,迅速归队,急速出发。

梁艳

医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年9月参加第二批巴基斯坦特大洪水救援任务,任医技组组长,带领包括药剂、检验、超声3个专业的5位同志,在规定时间内共筹备药品13大类种箱,实现冷链药品的安全保存和顺利通关。建立了队内保障药品清单,制定了防疫药品注射人员登记表,保障了队内人员的安全防护。将所有救援药品按类别制定了药品目录和装箱编号,以便到达后救援工作顺利展开。经过20天战高温、斗酷暑,带领全组成员安全圆满完成救援任务。课题《应急救援药品筹备系统》获得武警部队科技进步二等奖。

心语:救援的每一天,我们都工作超过18个小时,因为我们是在用时间换生命,用速度驱死神,虽然很累,但我们都没有喊苦叫累。救援的每一天,我们都用微笑彼此鼓励,都用关心彼此支持,因救援而结下的战斗友谊,现在还非常深厚。救援不仅是一项工作任务,更是一种精神洗礼。虽然过去很多年了,而我从那时起对生命的感悟却随着岁月的推移而更加深刻。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作为一名女军人,我承担了军人、女人、母亲的多重身份,我很欣慰,因为有一个健康快乐、懂事知感恩的女儿;但我更感到自豪,因为我还是一名战士,是一名当国家、人民需要的时候,随时可以为他们牺牲一切的战士!

冉敏

医院综合楼第三护理单元护士长,主管护师,年毕业于武警医学院护理专业。先后随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巴基斯坦、印尼参加海外地震救援任务,先后荣立三等功、后勤部基层建设先进个人、医院白求恩杯先进个人,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护士,获嘉奖等荣誉。担任护士长以来,一直秉承“救死扶伤、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创建了一支服务周到、技术精湛的优秀护理团队,得到患者家属和医生的信任、赞扬及认可。

心语:大自然灾害虽然无法抵挡,但我们医务救援者愿意用真诚的爱心、精湛的技术缓解罹难患者身心的痛楚。救援无国界,通过救援精神,把我们中国国际救援队员的爱传向世界!

作者:程莹、张晓宁、张子晔

更多精彩请







































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医院
北京皮肤病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ys/5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