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存肺癌与精准医疗



作者:周彩存,蒋涛单位:同济大学医学院肿瘤研究所,医院肿瘤科近年来,肺癌研究进展很大。在中国,有关肺癌的研究论文发表数量逐年增加,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肺癌研究大国。与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等其他肿瘤相比,肺癌的精准医疗开展得相对较早,发展也最快。1肺癌筛查与精准医学目前已有共识,筛查对于“捕捉”肺癌早期患者有效。肺癌的筛查与结直肠癌类似。结直肠癌的筛查一般是针对50岁以上人群,且筛查结果中30%是腺瘤。肺癌是针对55岁以上人群,采用低剂量螺旋CT筛查,由此可降低20%的肺癌死亡率;肺癌筛查结果中30%是肺部结节,这与结直肠癌的情况基本相同。吸烟是肺癌的致病因素之一。然而,在50岁以前,性别和吸烟对肺癌发病的影响不大。在中国,非吸烟相关性肺癌也很常见,这可能与长期接触油烟、二手烟以及环境污染等环境因素有关。另外,在美国,肺癌筛查对吸烟的定义是20包年,且筛查年龄定为55岁以上。这个筛查年龄并不适合中国人。目前有很多学者认为,对中国人群进行肺癌筛查可能需要从40岁开始。即使这样,肺癌筛查仍然有很多问题。例如,缺乏随机对照研究,以及如何判定高危群体等。尤其是大量人群筛查后,发现绝大多数并不是肺癌,这势必造成了公共医学资源的浪费以及过度筛查引起的人体伤害。美国的筛查研究数据显示,虽然每做人的人群筛查就可以救活1人,但假若不做选择即对所有人进行CT筛查,则每人就会有1人死于筛查中放射线引起的肿瘤。由此提示,分子标志物指导下的个体化筛查非常重要,这是精准医学反映在肺癌筛查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目前人们还未找到精确而充足的肺癌分子标志物,这正是肺癌精准筛查的困难所在。2肺癌分子标志物及精准治疗策略2.1肺腺癌的驱动基因腺癌和鳞癌是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2种病理类型。一些诱发和维持恶性肿瘤的分子改变被称为肿瘤驱动基因(drivergene)。目前,肺癌驱动基因的研究结果最多,已知60%~70%的肺癌患者能找到驱动基因,针对这些驱动基因可进行靶向治疗。其中,肺腺癌有80%~90%能找到肿瘤驱动基因,这为肺癌的精准治疗或个体化治疗提供了很大的帮助。美国的研究数据显示,白种人患肺腺癌时K-ras基因突变最常见,占32.2%;其次是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基因(neurofibromatosistype1,NF1)和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v-rafmurinesar







































皮肤白癜风能治的好吗
甲氧沙林片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ys/4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