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癌协和妇产科临床思辨
编者按:
本栏目固定每周三发布,内容摘自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协和妇产科临床思辨录》,获原文作者授权发布于协和妇产科教学公众平台。
妇科肿瘤:事件G-E2
来龙去脉:
57岁G3P2绝经5年
绝经后出血2月余。
因绝经后出血,门诊行诊刮术,病理提示为子宫内膜癌。-7-27行子宫内膜癌分期术,病理为子宫内膜中-低分化浆液性乳头状癌,侵及子宫深肌层(5/6肌层),累及子宫下段,宫旁、大网膜和双侧输卵管未见异常。右卵巢泡膜纤维瘤,宫颈局灶原位乳头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癌(左盆腔1/10,右盆腔0/10)。术后TC化疗9程。
初诊印象:
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癌(UPSC)
右卵巢泡膜纤维瘤
宫颈原位乳头状腺癌
知识要点复习:??
子宫内膜癌的病理学分类
子宫内膜乳头状浆液性癌(UPSC):
占子宫内膜癌的10%。
病理类似于卵巢/输卵管浆乳癌。
行为恶劣:局限于内膜内或仅为息肉时,50~70%已发生淋巴脉管间隙浸润(LVSI),腹腔内或更远处转移。
UPSC的肿瘤细胞分化与子宫肌层浸润深度、子宫外转移无明显相关
易复发,I期的复发率31~50%,平均复发时间为38个月,46%在腹腔内。
早期5年存活率40%~50%,晚期则低于15%。
与高雌激素状态无关,患者几乎全是绝经后老年妇女,通常不合并肥胖和糖尿病。
严格进行手术-病理分期,手术范围和治疗原则同卵巢浆乳癌。
放疗的目的是提高盆腔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等区域的局部肿瘤的控制率,化疗是为了预防和杀灭远处的潜在或转移病变。
抉择与陷阱:UPSC的肌层浸润肉眼常难以辨别。只要有UPSC成分,即预后不良,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专家点评:包括UPSC在内的所有II型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同卵巢上皮性癌,预后较子宫内膜样癌差,因此治疗原则也与卵巢上皮性癌一样,强调手术病理分期,术后按卵巢上皮性癌的化疗方案进行化疗。
点评专家团(按姓氏笔画排序):田秦杰教授冯凤芝教授刘欣燕教授杨剑秋教授冷金花教授黄惠芳教授樊庆泊教授—End—
摘自《协和妇产科临床思辨录》,作者授权发布。
欢迎转发朋友圈,谢绝其它媒体及公众平台转载.
栏目编辑:李舒
赞赏
人赞赏
北京市中科医院好不好北京中科中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yy/4794.html
- 上一篇文章: 哪些因素会诱发儿童癫痫
- 下一篇文章: 你的体检,漏了这三样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