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男儿患非骨化性纤维瘤入院治疗1例



来源:中国骨伤

作者:医院创伤骨科杨学锋

1临床资料

性别:男

年龄:11岁

临床资料:患儿因“左股骨上端骨折术后2周,复查X线片发现左股骨下端内侧骨破坏4月余”于年3月入院。入院时症见:左大腿外侧有手术瘢痕,左下肢活动无异常。

2入院检查

入院查体:左股骨外侧大粗隆下可见一长约10cm的纵形切口瘢痕,局部无环形压痛及纵轴叩击痛,左股骨下端内侧深压痛阳性,局部皮温如常。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RP、血清钙、血清磷、血沉、碱性磷酸酶均正常。

X线片示:左股骨上端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断端对位对线可,可见骨折线,内固定稳妥。左股骨下端干骺端的内侧有一椭圆形、偏心性的骨破坏,病损内部呈分叶状,骨皮质变薄,而髓侧边缘硬化,界限清晰。

CT扫描示:可见低密度影,累及骨皮质的偏侧性、椭圆形骨破坏,内有粗细不等骨嵴,局部骨皮质轻度膨胀变薄、缺损,有厚薄不均的花边状硬化缘,边缘清晰。

3治疗

入院时诊断:左股骨下端骨肿瘤,左股骨上端骨折术后。患者曾于年10月15日因摔伤致左大腿上端肿痛、畸形伴活动功能受限2h在外院住院行左股骨上端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术后2周复查X线片时,发现左股骨下端内侧骨质破坏。因患者术后不久,暂未行任何诊治。观察4个月后,于年3月来我院就诊。在4个月观察期间,未采取任何治疗。

本次入院经讨论后,先行局部活检术,术前诊断为:左股骨下端骨肿瘤,左股骨上端骨折术后。完善术前检查后,行左股骨下端骨肿瘤病灶取活检术。术中检查见左股骨下端干骺端的内侧骨质膨隆,皮质变薄、变脆,状如鸡蛋壳,内有囊腔,有大量白色豆腐渣样骨组织填充。手术在直视下刮取少量异常骨组织作病理检查。瘤体组织送病检。

4病理诊断

(左股骨下端)非骨化性纤维瘤。活检回报后1周,在手术室行左股骨下端非骨化性纤维瘤病灶刮除、植骨、外固定架固定术,术中在骨质异常区用刮勺刮净异常骨质,以大量生理盐水、稀碘伏冲洗伤口,用石碳酸、电刀反复烧灼刮除部位残余骨皮质,冲洗伤口干净后,用人工骨植骨,填塞骨皮质缺损部位,填塞后外固定架固定。术中再次做病检,送另家病理机构进行病理分析,术后病理检查,镜下所见:(左股骨下端)纤维组织细胞瘤。两家病理机构病理报告结果不一致,由于非骨化性纤维瘤与纤维组织细胞瘤在病理上难以区分,最后依据两者临床特点鉴别,该病例确诊为:左股骨下端非骨化性纤维瘤。该患者术后4个月行左股骨下端外固定架拆除术,经随访半年,患者左下肢功能恢复良好,左股骨下端骨质破坏区基本修复。

5讨论

非骨化性纤维瘤(NOF)是一种来源于纤维组织的骨良性肿瘤,以青少年多见,是由骨髓结缔组织起源的良性肿瘤。本病发病率较低,一般占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0.86%~1.22%,占良性骨肿瘤的3.70%,男女之比为1.38∶1,年龄多在11~20岁(29.6%);多见于下肢、股骨和胫骨,其次为肱骨和颌骨,上肢和短扁骨比较少,病位多位于干骺端,但不侵及骨骺线,或者近于骨干侧。

(1)临床诊断特点

一般很少有临床症状,有时在病理性骨折后才发现。主要症状为局部轻微疼痛和压痛,其次以病理骨折首诊者发现,或检查其他病患时在X线片上意外发现。少数因局部骨质膨胀变形而发现。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X线片特征比较典型,容易诊断。病变位于长骨干骺端骨干的内侧,距骺板3~4cm,未累及后者。一般病灶1~5cm大小不等,有的可达10cm。病变为圆形或椭圆形、偏心性生长,与骨长轴一致,但有向整个骨侵及倾向。病损内部常呈分叶状,骨皮质变薄,而髓侧边缘硬化,界限清晰。位于皮质骨附近者,从一侧突出骨外,表面骨质轻度扩张,骨质变薄。位于股骨等粗大骨内者可偏心性生长,位于腓骨等细小骨者可充满髓腔,表面骨质轻微变薄。肿瘤基底与髓腔边界处骨质轻微硬化,常呈肥皂泡沫状,可合并病理骨折。

本例患者术前无症状,生化检查无异常。因同侧肢体摔伤骨折复查X线片时发现病灶,且术前漏诊,经过病理检查,结合X线片,依据该病的临床特点,最后该患者才得到确诊。非骨化性纤维瘤是骨的一种良性肿瘤病变,由于可能合并病理性骨折或发生肿瘤恶变,多发生于青少年,临床症状不明显,结合X线片特点应考虑到本病,确定诊断需要病理检查。本病比较少见,临床医师及放射科医生较难做出正确诊断。故在临床上应予以足够重视。

(2)病理变化

①大体所见:肿瘤呈棕色或暗红色,切面成结节状。干骺处纤维性骨皮质缺陷由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所组成。肿瘤周围尚有硬化骨组织的薄壳包围。

②显微镜检:可见大量纤维细胞呈漩涡状排列,可看到少量散在性的巨细胞和泡沫细胞。许多细胞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但无论细胞如何丰富,肿瘤细胞内一般没有成骨现象,这是本病的特征。在邻近的骨组织可发生反应性增生。

(3)鉴别诊断

虽然非骨化性纤维瘤的影像学检查有特征性改变,但在青少年年龄段,骨纤维结构不良、骨巨细胞瘤、单纯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软骨黏液样纤维瘤、软骨瘤等一些骨的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在影像学上有诸多类似征象,故在影像诊断过程中容易出现误诊、漏诊。尤其在病理上,目前认为非骨化性纤维瘤与纤维组织细胞瘤难以区分,骨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BFH)是原发于骨的间叶肿瘤,属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中组织细胞源性肿瘤。

良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具有纤维母细胞与组织细胞分化特点,与骨干骺端非骨化性纤维瘤在组织学上相似,但是具有不同的临床和放射学特点。NOF与骨BFH在局部病灶的大体影像学表现也相似,但骨BFH可是侵袭性,有复发可能,因此对二者进行鉴别有重要意义。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别:NOF好发年龄为20岁以下,较骨BFH年轻;NOF很少会引起局部疼痛,症状较轻,而大部分骨BFH具有疼痛的症状;NOF通常局限于长骨的干骺端,部分位于皮质内,与骨皮质关系密切,而骨BFH可位于干骺端或骨端,NOF在临床上则有自愈倾向,而骨BFH有术后复发的可能。

(4)治疗与预后

一般采用外科手术作清除术和植骨术,必要时如腓骨处肿瘤,则可考虑作节段切除。经彻底清除或切除后,复发率很低,预后良好。发生病理骨折优先考虑Ⅰ期外固定,Ⅱ期行肿瘤刮除植骨术,骨质破坏较轻者选择Ⅰ期肿瘤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









































兰州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
贵阳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cs/1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