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医疗设备打破产学研壁垒,常态化防



怎么控制白癜风发展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018/5769594.html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烨捷)日前,在上海举办的“科技战‘疫’,筑牢公共卫生防线”专家思享会上,医院的专家指出了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在新冠疫情期间的出色表现,这些国产高端医疗设备接受实战考验,打破了“产学研”之间的壁垒。同时,有专家提出,要用“平战结合”的思维来储备关键医疗设备,以备不时之需。

近年来,我国医疗行业发展迅速,但医疗装备行业关键零部件研发、高端创新仍需加强。4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提出,加强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的应用,推进高端医疗装备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长期以来,医院的高端医疗设备基本被GPS(GE、Philips、Siemens)三巨头垄断,但这一格局正在被慢慢打破。”医院是中国第一批“吃螃蟹”引进国医院,该院副院长顾建英表示,近年来本土企业强化研发实力,在大型放射诊断设备、心电设备、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发力追赶,部分设备已接近世界领先水平。

上海交通大医院副院长王育介绍,该院正在使用的国产大型高端医学影像设备包括CT、MR、PET-CT等。此外,国产手医院广泛使用,今年7月,医院脊柱外科为一位患有罕见的“神经纤维瘤病合并脊柱畸形”的15岁患者成功实施了机器人辅助下重度脊柱侧弯矫形手术,实现了国际医学界的新突破。

记者注意到,高端医疗设备行业是一个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资金密集的战略领域,受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长期以来“产学研”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壁垒。医生在临床中发现问题,却无法直接向企业研发人员提出反馈;企业研发部门也很难接触到真实的医学场景,研发的产品未必适合临床需求。

“医生技术再高,手术做得再好,力量也是有限的。但是科研体系的效率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款新药可能拯救几百万人。”医院副院长龚启勇以抑郁症治疗为例介绍,该院正在联合国内企业联影共同打造基于精神影像体系的磁共振一体化治疗设备,“一方面判断患者是否患有抑郁症,另一方面判断抑郁症的治疗靶区位置,同时还可以进行干预、调控,全程都是无创的。”

王育认为,要提升本土医疗器械的创新研发实力,医院和企业强强联手。一是拓宽合作领域,特别是加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合作。医院有医疗大数据,企业有算法,通过资源共享,可以开发更多的应用,辅助临床医师进行医疗决策;二是创新体制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搭建医企合作的平台,将研究成果转化成可以落地的治疗方案和技术;三是相互赋能,提升能级。医院的优势学科资源,帮助企业在临床实践中提升设备的性能,进而推动高端医疗设备的升级换代。

值得一提的是,医院专门成立了科研管理转化科,帮助临床医生将创新技术转化,医院将创新产品受益的80%奖励给研发团队,营造了浓厚的创新氛围。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陈英耀是研究卫生经济学的专家,他认为卫生资源储备过程中,存在“平时”应用很少,储备闲置,“战时”需求暴增,供不应求的状况。如果完全按照战时要求去配置,卫生资源投入很大且会造成浪费。陈英耀建议,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在医院层面做好基本的物资储备,在地市和省级层面建立战略储备,在国家层面实行统筹管理,流动调用,“如一些北京、上海的流动资源,在关键时期可以快速支援武汉,这样整体运行效率较高”。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cs/13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