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男性患韧带样纤维瘤入院治疗病例分析



来源: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性别:男

年龄:58

临床资料:因左肩背部肿物,22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初步诊断:皮脂腺囊肿。

查体:术后1个月于切口区再次出现一枚小指甲大小的肿物,缓慢生长至鸡蛋大小,17医院手术切除,术后愈合良好,术后2个月切口两侧又出现豆粒大小肿物,持续生长至成人手掌大小,伴痒痛,无破溃。

辅助检查:心、肺、腹无异常。左肩胛区皮肤可见长约8cm手术瘢痕,颜色灰白,部分隆起增宽质硬,部分平坦柔软,于该瘢痕周围见不规则的突出皮表的团块,大小约9cm×8cm,质地硬韧,弹性差,表面呈粉红色,局部压痛阳性,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全身麻醉后行左肩背肿物切除、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修复术,术中发现肿物位于肌筋膜浅层,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剖面呈黄白色,粗糙,境界不清,病灶内无液化性坏死。外缘扩大5mm切除后送冰冻病理,术中病理诊断为纤维组织瘤样增生,符合瘢痕疙瘩。

诊断:韧带样纤维瘤。按瘢痕疙瘩手术原则,切缘无纤维组织残留,未再扩大切除。术前用血管多普勒探测,并设计背阔肌肌皮瓣转移修复创区。术后病理诊断修订为:韧带样纤维瘤病,免疫组化CD34(+),CD68(-),S-(-),Ki-67(少数+)。患者术区恢复良好。术后10d拆线,未行放射和化学治疗。6个月后随访,局部未见复发(图1)。

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文献报道以术中切缘至正常组织内且冰冻病理安全缘阴性为标准。结合本例患者,虽然术中病理提示为瘢痕疙瘩,但医师对患者2次手术后迅速复发、病变内部分瘢痕增生、部分瘢痕未增生的异常表现保持警惕,术中在病变外缘扩大5mm切除,深达肌肉筋膜浅层,保证肉眼切缘为正常组织。但扩大5mm切除的经验缺乏大样本量的临床证据支持,且术中医师判断切除范围难度大,尤其对于术后复发的患者,再次手术以安全缘阴性为标准,修复方法应考虑减张、耐磨的皮瓣修复。国外学者有报道应用环磷酰胺等药物进行化疗或放疗,术后放疗应用50~60Gy,单纯放疗采用55~65Gy,总控制率79%。

智慧病理网(.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一点
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zz/1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