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了,医院各类制剂用法小贴士
医院现有制剂品种33个,常年配制品种26个(12种剂型)。其中有4个品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以“湿疹霜”、“消癥散”、“七叶硝矾洗剂”、“金瞿通淋颗粒”、“去炎酊”等为代表的中药特色制剂,因良好的疗效而具有成熟的知名度。“七叶硝矾洗剂”、“去炎酊”、“消渴宁片”、“消癥散”、“金瞿通淋颗粒”为医院专科专病特色制剂,在医院临床上广泛使用,并获得曲靖市科技进步奖等众多奖项。昭通、普洱、红河州、文山、保山各地50医院销售使用,基本覆盖了全省各地州市。临床使用多年,疗效确切,受到了广大医患人员的肯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知名度。
制剂介绍如下:
通用名称:湿疹霜
汉语拼音:ShizhenShuang
紫草等多味中药组成。辅料为甘油、水包油型基质。
本品为乳剂型淡紫褐色软膏。
清热解毒,燥湿止痒。主治急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过敏性皮炎、毛囊炎等。
外用,适量涂抹患处,一日数次或遵医嘱。
通用名称:七叶硝矾洗剂
汉语拼音:QiyeXiaofanXiji
重楼、栀子、木鳖子、大黄、苦参、黄柏、细辛、白矾、芒硝、制川乌、草乌、花椒。
本品为黄棕色液体。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解毒疗疮。主治接触性皮炎,如亚急性皮炎、湿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症。亦可用于外痔、混合痔、肛瘘、肛门术后坐浴。
外用。将本品适量用温开水稀释一倍以上坐浴或冲洗患处;根据病情,亦可将本品原液直接涂于患处,每日二次。
通用名称:去炎酊
汉语拼音:QuyanDing
重楼、虎杖、紫草、金铁锁、大黄、红花等。
本品为黄棕色澄清液体。
清热除湿、泻火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消炎排脓。
主治跌打损伤、外伤感染、痈疽、疮疖、蚊虫叮咬、皮肤痒疹等。
外用,每日数次,喷患处。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通用名称:蜈蚣胶囊
汉语拼音:WugongJiaonang
蜈蚣
本品为硬胶囊剂,内容物为棕绿色粉末,气腥、味辛、微咸。
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中风偏瘫、面神经麻痹、脑血栓后遗症、风湿免疫性疾病、乳房纤维瘤、皮肤疾病等。
口服,每日2~3次,每次2粒。
孕妇禁用。
通用名称:消癥散
汉语拼音:XiaozhengSan
柴胡、莪术、桔核、昆布、浙贝母、当归、青皮、海藻、牡丹皮、川楝子、桃仁、桂枝、茯苓、赤芍、白术。
本品为灰褐色粉末,气香,味苦、微腥。
调冲舒肝、清热活血、软坚散结,用于治疗内分泌失调引起的乳腺小叶增生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包块。
口服,一次6g,一日2~3次。
孕妇禁用。
通用名称:金瞿通淋颗粒
汉语拼音:JinquTonglinKeli
广金钱草、车前草、石韦、泽泻、鸡内金、海金沙、滑石粉、郁金、瞿麦、冬葵果、甘草、蒲公英。辅料为糊精、蔗糖。
本品为黄棕色颗粒,味甜、微苦。
利尿通淋,消炎排石。用于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结石,亦可用于尿路感染。
开水冲服,一次10g,一日2次。
糖尿病患者禁用。
通用名称:归芍舒肝散
汉语拼音:GuishaoShuganSan
柴胡、白芍、白术(炒)、当归、茯苓、薄荷、甘草(蜜炙)。
本品味黄棕色粉末,气清香,味甜。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月经不调。
口服,一次6g,一日2~3次。
通用名称:参苓白术散
汉语拼音:ShenlinbaizhuSan
党参、茯苓、白术(炒)、山药、白扁豆(炒)、薏苡仁(炒)、砂仁、莲子、桔梗、甘草。
本品为黄色至灰黄色粉末,气香,味甜。
补脾胃,益肺气。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肢倦乏力。
口服,一次6g,一日2~3次。
通用名称:玉屏风散
汉语拼音:YupingfengSan
黄芪、白术、防风。
本品为灰黄色粉末,气香、味微甜。
益气固表止汗。用于恶风自汗,体虚易感风邪等。
口服,一次6g,一日2~3次。
通用名称:银菊感冒胶囊
汉语拼音:YinjuGanmaoJiaonang
金银花、菊花、射干、氨基比林、马来酸氯苯那敏。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白色粉末,气清香、味苦。
清热解毒、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发烧、头痛、咽喉肿痛等。
口服,每日3次,每次2~3粒,或遵医嘱。
可致粒细胞减少。
1、本品不可长期服用。
2、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对本品中成分过敏者禁用。
3、本品性状改变时禁止使用。
4、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5、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
通用名称:山甲通络胶囊
汉语拼音:ShanjiaTongluoJiaonang
炮山甲
本品为胶囊剂,去囊壳内容物为淡黄色粉末,气微,味淡。
通经下乳,消肿排脓,搜风通络。用于闭经症、乳汁不通、痈肿疮毒,关节痹痛,麻木拘挛,预防静脉血栓形成。
口服,每日3次,每次4粒或遵医嘱。
孕妇慎用。
通用名称:水蛭胶囊
汉语拼音:ShuizhiJiaonang
水蛭
本品为硬胶囊剂,内容物为黑褐色粉末,气腥,味苦、微咸。
破血、逐瘀、通经。用于癥瘕痞块,血瘀经闭,跌打损伤。
口服,一次2~3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孕妇禁用。
通用名称:全蝎胶囊
汉语拼音:QuanxieJiaonang
全蝎
本品为硬胶囊剂,内容物为灰褐色粉末,气腥,味咸。
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用于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歪,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疠。
口服,一次2~3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孕妇禁用。
通用名称:消渴宁片
汉语拼音:XiaokeningPian
黄芪、人参、枸杞、丹参、泽泻、玉竹、山楂、茯苓、白术等。
本品为黄褐色片,味苦微涩。
益气养阴、健脾补肾。具有降血糖、血脂,改善微循环等综合调治作用。主治中老年糖尿病。
口服,一次5~6片,一日3次。
通用名称:复方苯海拉明霜
汉语拼音:FufangBenhailamingShuang
盐酸苯海拉明、氢化可的松。辅料为甘油、水包油型基质。
本品为乳剂型白色软膏。
抗炎、抗过敏。用于治疗虫咬性皮炎、瘙痒性皮肤病等。
外用,适量涂抹患处,一日数次或遵医嘱。
通用名称:醋酸地塞米松霜
汉语拼音:CusuandisaimisongShuang
醋酸地塞米松。辅料为甘油、水包油型基质。
本品为乳剂型白色软膏。
抗炎、抗过敏。用于治疗过敏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湿疹等。
外用,适量涂抹患处,一日数次或遵医嘱。
通用名称:盐酸黄连素软膏
汉语拼音:YanSuanHuangLianSuRuanGao
盐酸黄连素。辅料为液体石蜡、羊毛脂、凡士林。
本品为棕黄色软膏。
抗炎消炎。适用于皮肤化脓性创伤及痔疮。
外用,适量涂抹患处。
通用名称:化痰平喘膏
汉语拼音:HuatanPingchuanGao
京半夏、陈皮、茯苓、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葶苈子、五味子、丹参、黄芪、浙贝母、甘草、荆芥、防风、山楂、建曲。辅料为炼制过的蔗糖、薄荷脑。
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稠厚半流体,气辛,味苦、甜、清凉。
燥湿化痰,止咳平喘。用于气短喘息,咳嗽痰多,色白粘腻;胸膺满闷,脘痞腹胀;畏风易汗,头眩心悸,倦怠乏力。
口服。一次40g,一日3次。小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糖尿病患者忌服。
1、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及有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用。
2、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4、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5、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6、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
通用名称:芪桑清肺膏
汉语拼音:QisangQingfeiGao
桑白皮、黄芩、黄连、苦杏仁、京半夏、茯苓、浙贝母、陈皮、葶苈子、白芥子、山楂、荆芥、防风、甘草、栀子、黄芪、丹参、紫苏子、莱菔子、五味子、建曲。辅料为炼制过的蔗糖、薄荷脑。
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褐色的稠厚半流体,气辛,味苦、甜、清凉。
清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咳逆喘息气粗,痰多黏稠色黄,难咯出,胸中烦热,咽干,尿赤,或便秘。
口服。一次40g,一日3次。小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请在医指导下使用。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糖尿病患者忌服。
1、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及有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4、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5、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6、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
通用名称:硫酸锌合剂
汉语拼音:LiusuanxinHeji
硫酸锌、枸橼酸、单糖浆、5%羟苯乙酯液、蒸馏水。
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液体,味甜、微涩。
补锌剂。用于治疗因缺乏锌引起的疾病。
口服,一次10~15ml,一日3次。小儿每日5~20ml,分3次服用。饭后1小时服。
1、本品不宜与钙剂并用,多量的钙可抑制锌的吸收;不宜与四环素、维生素C并用,因它们能与锌离子络合而阻碍其吸收。
2、本品不宜空腹服用,亦不可与含有盐酸成份的药物合用,以免增强刺激,损伤胃粘膜。
3、锌制剂长期大量服和可引起一系列的代谢变化,如抑制消化道碱性磷酸酶和黄嘌呤氧化酶,改变氮、磷、硫的排泄,影响铜、铁在细胞内的利用并增加铜的排泄量,可出现食欲不振、巨细胞低色素贫血、白细胞减少等,故需合理使用(应定期检查血锌,防止过量)。
通用名称:氯化钾溶液
汉语拼音:LühuajiaRongye
氯化钾、5%羟苯乙酯液、蒸馏水。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味苦涩。
电解质补充药。用于治疗低钾血症及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
口服,一次10~20ml,一日3次。
1、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患者无尿或血钾过高时忌用。
2、口服本品对胃肠道有较强的刺激性,部分病人难以耐受。当病人服后出现腹痛,腹部不适等症状时,应警惕。可将本品稀释于饮料中在餐后服用,以减少刺激性。
通用名称:复方薄荷脑滴鼻液
汉语拼音:FufangBohenaoDibiye
薄荷脑、樟脑、液状石蜡。
本品为无色澄明油状液体。
滋润,保护粘膜,用于干燥性和萎缩性鼻炎。
滴鼻,一日数次。在开启使用后使用期最多不超过4周。
通用名称:碳酸氢钠滴耳液
汉语拼音:TansuanqingnaDi’erye
碳酸氢钠、甘油、蒸馏水。
本品为无色澄明液体,味甜而咸。
软化耵聍(耳垢)及冲洗耳道用。
滴耳,一次2~3滴,一日3~4次。
外耳道有炎症时,不宜应用。在开启使用后使用期最多不超过4周。
通用名称:氯霉素氢化可的松滴耳液
汉语拼音:LümeisuQinghuaKedisongDi’erye
氯霉素、氢化可的松、乙醇、聚乙二醇、丙二醇。
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粘稠、澄清液体,味极苦。
抗炎,抗过敏。用于中耳炎。
滴耳,一日3次。在开启使用后使用期最多不超过4周。
通用名称:10%硫软膏
汉语拼音:LiuRuangao
升华硫。
本品为鲜黄色软膏,具硫的特臭。
本品为杀虫药,有杀疥虫及霉菌的作用,亦可抑制皮脂溢出,用于治疗疥疮,体癣,以及脂溢性皮炎。
外用,适量涂抹患处。
通用名称:10%氧化锌软膏
汉语拼音:YanghuaxinRuangao
氧化锌。
本品为淡黄色软膏。
本品具有收敛、保护皮肤作用。用于湿疹,亚急性皮炎等。
外用,适量涂抹患处。
(供稿:制剂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zz/10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历时年依然被仰望,约翰bull
- 下一篇文章: 7医院坐诊时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