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门必备成软骨性肿瘤的影像诊断要点二



粽子节到了,祝大家节日快乐!有人说「没有礼物的节日祝福都是耍牛氓」,影像君才不是这样的人呐。

影像君要送粽子么?NO!一份超有爱的礼物-丁香园设计团队打造的医护人员专用表情包送给大家,祝端午节快乐!(获取方式请参考文末图示)

影像学检查是骨肿瘤诊断的一个重要手段,昨天学习了骨软骨瘤和软骨瘤,今天我们来看软骨母细胞瘤和软骨肉瘤的影像诊断要点。

软骨母细胞瘤

1.定义

软骨母细胞瘤(chondroblastoma)又称成软骨细胞瘤,是一种良性成软骨性肿瘤。软骨母细胞瘤也可为恶性,但极罕见。少数软骨母细胞瘤在组织形态上是良性,但是表现为侵蚀性行为或发生转移,或者可恶变为肉瘤。

2.临床

(1)多见于青少年,80%发生于11~30岁,30岁以上罕见,男性较多见;

(2)发病部位以股骨和肱骨最为多见;

(3)一般症状轻微,主要为邻近关节不适、积液,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3.病理

(1)肿瘤主要由软骨母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瘤细胞间可见散在而量多的多核巨细胞;

(2)软骨母细胞间基质钙化呈窗格或花边状;

(3)约20%~25%的肿瘤可并发发动脉瘤样骨囊肿。

4.影像学表现

(1)X线表现

①肿瘤多位于干骺愈合前的骨骺;

②发生于关节面下的肿瘤可突破骨端进入关节,亦可跨越骺板向干骺端扩展。但单纯位于干骺端而不累及骺板和骨骺者极少见;

③病灶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局限性骨破坏区,有轻度偏心性膨胀,少数呈分叶状或多房状;

④病灶边界清楚,常显示有硬化,可有软组织肿块;

⑤20%~25%的病例在破坏区内可出现钙化,多呈小点状、斑片状甚至团块状。

(2)CT表现

①较容易显示骨破坏区内少量钙化以及邻近关节的积液和病灶周围的软组织肿胀;

②有利于辨认软组织肿块;

③有助于定性诊断和确认病变范围。

图10X线平片胫骨近端可见囊性破坏区

图11CT示右胫骨近端软骨母细胞瘤,呈膨胀,分叶状破坏区,有硬化边,破坏区内可见斑块状钙化影

5.鉴别诊断

(1)干骺愈合前的骨骺内直径不超过5cm骨质破坏区,内见钙化,周边见硬化环,可伴有骨膜新生骨是管状骨软骨母细胞瘤的典型征象;

(2)骨巨细胞瘤:多见于干骺愈合后的骨端。骨质破坏区膨胀明显,周围无硬化带,其内无钙化;

(3)内生软骨瘤:虽骨质破坏区内常可见钙化,但多见于成人的短管状骨。发生于长骨者,病变多位于干骺端并向骨干方向发展;

(4)软骨黏液样纤维瘤:发生于干骺端。常为多房,房间隔粗厚呈蜂窝样,少见钙化;

(5)骨骺、干骺结核:病灶多位于骨骺或跨干、骺。病变多较小且无膨胀,一般无硬化边,病灶内钙化常密度较高,也可见细小的死骨,邻近骨质常有骨质疏松。

软骨肉瘤

1.定义

软骨肉瘤(chondrosar







































北京哪间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治疗白癜风最好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zl/2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