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洗牙全过程,刷牙5大误区看完你会离



牙齿周围的组织叫牙周组织,又叫牙齿的支持组织,包括牙槽骨、牙龈、牙周膜和牙骨质。

周膜:它是一种致密的纤维组织,一端埋入牙骨质,一端连接牙槽骨,实际上是牙齿通过牙周膜被悬吊在牙槽窝中,使牙齿能牢固地固定在颌骨的牙槽窝内,具有一定的弹性,有利于缓冲牙齿承受的咀嚼力。

牙槽骨:它包围在牙根周围的颌骨的突起部分,形成牙槽窝,牙根直立其中使牙齿和牙槽骨紧紧地连接在一起,不松动,便于咀嚼。

牙龈:它是覆盖在牙槽骨的表面,包绕着牙颈部,边缘呈弧形,两牙之间的牙龈呈楔形,称为牙龈乳头。正常的牙龈为粉红色,质韧,微有弹性,故能咀嚼压力,耐受食物的摩擦。牙髓的神经、血管通过根尖孔与牙槽骨和牙周膜的血管、神经相连接。营养物质通过血液供给牙髓,营养牙齿,所以牙齿和牙周组织关系密切。

一般我们将牙周病分为

①牙龈炎:急性龈炎(急性坏死溃疡性龈炎、龈乳头炎、急性多发性龈脓肿),慢性龈炎(单纯性龈炎、肥大性龈炎、青春期龈炎、妊娠期龈炎)。

②牙龈增生(药物性牙龈增生、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③牙周炎:成人牙周炎(单纯性牙周炎、复合性牙周炎);青少年牙周炎(弥漫性、局限性);快速进展性牙周炎、青春前期牙周炎;伴有全身疾病的牙周炎(Down综合征、糖尿病型牙周炎)。牙龈炎是指一组发生于牙龈组织而不侵犯其他牙周组织的疾病,牙龈增生是指某些由于局部刺激以外的因素引起的牙龈非炎症性增生,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形成和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

一、健康的牙周。

二、牙面上滋生牙菌斑和牙结石。

三、当牙菌斑和牙结石累计一定程度时,牙龈开始变得红肿。

四、牙菌斑和牙结石没有被及时的清除,牙龈进一步的红肿,同时伴有牙龈出血现象。

五、此时在牙龈以下也同样存在着坚硬的牙结石。这些牙结石开始刺激牙槽骨的吸收。

六、牙龈以下的牙结石进一步刺激牙槽骨,导致大量的骨吸收减少,牙槽骨遭到破坏。

七、这个时候,我们每天的刷牙不能达到彻底的清除牙菌斑和牙结石的效果,尤其是牙龈以下的部分,牙刷无法触及。

八、牙齿刷完后,牙面上比较软的菌斑可以被清除掉,但是比较坚硬的牙结石就很难被彻底的清除,牙龈以下的结石也同样不能被牙刷清除掉。

九、此时患者需要到牙科诊所来洗牙,医生首先会用超声波将牙面上比较坚硬的牙结石清除掉。

十、超声波是靠震动来铲除牙面上坚硬的牙结石,而不是靠打磨来清除的,所以患者不用担心洗牙会将牙齿洗薄。

十一、超声波洁牙头表面是光滑圆顿的,所以不会对牙齿产生打磨的效果,同样清除下来的牙结石也是一整块一整块的,如果是打磨的话,清除下来的牙结石应该是成粉末状,这一点也可以证明洗牙不会将牙齿磨薄。

十二、洗牙的时候,医生的技术也同样非常重要,轻柔的操作会让患者感觉很舒服。

十三、超声波清洁掉牙齿表面上的菌斑和牙结石,但是牙龈依然还会存在红肿的情况。

十四、牙龈出现红肿和出血,很大程度跟牙龈以下的牙结石有关,这些深埋在牙龈以下的牙结石表面携带很多的细菌,这些细菌会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发炎,出现红肿和出血。

十五、牙龈以下的牙结石也应该在洗牙的时候被清除,通常可以采用深部超声洁治法,或者手动龈下刮治法。手动的龈下刮治清洁的效果会更干净一些。

十六、用手动的刮治器仔细的刮除牙根面上的牙结石和菌斑以及被菌斑侵蚀的牙骨质表面。

十七、龈下刮治后的牙面及牙根光滑,大大降低了牙周袋内细菌的数量。

十八、对于牙周炎的患者,洗牙和龈下刮治都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很多人知道有牙结石需要洗牙,但却很少有人知道牙根上面的牙结石需要做龈下刮治。

十九、在经历过龈上超声洁治和龈下刮治之后,牙龈通常在一周之内会变得好转。牙龈的色泽有所改善,出血现象也会得到好转。

二十、洗牙结束后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就是抛光。抛光的目的是是牙面更加光滑洁净,光滑的牙面不容易沉积色素和牙结石。

二十一、抛光要沾取抛光膏,抛光膏和牙膏有所不同,抛光膏的颗粒明显大于牙膏里面的摩擦剂的颗粒大小,所以抛光效果会更好。但这样的抛光膏最好由医生来使用。

二十二、抛光后的牙齿光亮清新,很多患者会感觉到如果洗牙牙齿不抛光的话,牙面上会很难受。

二十三、抛光与牙周同等重要。

二十四、抛光结束。

二十五、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之后,很多人会发现牙齿的缝隙变大了,很多人就会误解为洗牙会把缝隙洗大了。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想法,洗牙前没有感觉到牙齿的缝隙是因为那些缝隙里面填满了牙结石,舌头舔上去感觉不到,当结石清除后,缝隙就会显露出来。

二十六、牙周治疗结束以后牙龈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退缩,有些情况这种牙龈的退缩是不可逆的。如果想防止牙龈的萎缩,唯一的办法就是半年洗一次牙齿,及时去除牙面上的牙结石,防止牙结石压迫牙龈导致牙龈的退缩。

二十七、这张图片显示了牙龈退缩的范围,其实牙龈的退缩和牙槽骨的吸收是相关的,牙结石的堆积导致牙槽骨的吸收,牙槽骨的吸收又会导致牙龈的退缩和牙根的暴露。所以一定要定期洗牙,预防牙周炎。

刷牙是我们每天必做的事情,每天刷牙有益牙齿健康,虽然刷牙是一件日常小事,但是刷牙也是很讲究的,如果刷牙错误反倒毁牙,所以大家引起注意。以下5大错误方法,会让你越刷牙,越毁牙,一起来看看。

错误一:起床就刷牙

1

98%的中国人每天早起刷牙,然后吃早餐。有人说,这样会把牙膏里的“有效护牙成分”随着早饭一起吃掉,实际上普通牙膏只能起到洁齿的作用,并没有什么所谓的有效护牙成分。其实,饭前刷牙是一种错误习惯。

正确方法:饭后20分钟再刷牙。起床后用清水漱口,吃早饭,饭后20分钟刷牙才是最健康的,尤其是喝了酸性饮料或吃了酸性食物之后。

错误二:冷水刷牙2

冷水会导致牙本质敏感的人牙齿酸痛,而且不利于牙膏内的洁齿有效物质发挥作用。尤其是在冬天,更需要用温水刷牙,避免引起牙齿敏感。

正确方法: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是摩擦剂和氟化物,实验室研究发现,这些有效成分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左右。因此,刷牙时用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效果最好,太热的水也不好。

错误三:刷牙太使劲3

刷牙的时候力量太大,可能伤害牙齿,也会伤害到牙龈,引起口腔溃疡。其实,并非用的力气越大才越能把牙齿刷干净。如果刷牙方法不对,用的力气太大反而会伤害牙齿。

正确方法:刷牙用力大小因人而异,并没有特别量化的标准。刷牙力气应不轻不重,以刷干净牙面为宜。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就足够了,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力量。

错误四:横着刷牙4

调查显示,超过90%的中国人采用横向刷牙的方法,这对牙釉质是一种物理磨损,口腔科医生给出的建议是竖着刷牙。因为横着刷牙很难刷到牙齿间的缝隙,达不到彻底清洁的作用。

横向刷牙更坏的影响是磨损到牙齿的牙釉质,特别是那些刷牙用劲大的人磨损更厉害,时间长了就容易形成“楔形磨损”。楔形磨损的表现是牙齿根部被磨损而萎缩,容易使牙齿松动、敏感。

正确方法: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顺着牙齿的缝隙竖着刷。专家强调,刷牙应该用竖刷法,如果已经出现了楔形磨损,医院进行修复,避免牙齿遭受进一步的损害。

错误五:刷牙时间太短5

很多人认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残渣,其实刷牙的目的是消灭牙菌斑。牙菌斑是一种附着在牙齿表面和牙龈缝隙里的无色细菌,是导致龋齿和牙龈炎症的祸首。中国人每次刷牙的平均时间为59秒,还有些人保护牙齿的方式是经常刷牙,其实太多次数的刷牙反而易磨损牙齿。

正确方法: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要保证每个牙齿的牙面都要认真刷到。先从门牙开始细致地竖向刷,尤其是齿缝和牙齿内侧等容易忽视的地方。只要每次刷牙能认真刷干净,一天早晚两次刷牙就可以。没有必要每次饭后都刷牙,因为牙菌斑从形成到附着于牙齿需要12小时以上的时间。

部分文章,图片,视频,转自网络我们编辑整理。在此感谢原创作者分享。如有图片,网站,视频涉及侵权,请联系客服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zl/11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