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学习颅内孤立性纤维瘤



苏影论坛(jsyxlt)

勤于学习,乐在分享;缘南影北,医路同行

分享传递精彩实用的影像内容

本平台转载内容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传递只为同行交流学习;版权请联系处理

来源丁香园

病例学习

病史:患者男性,71岁,头痛伴恶心呕吐10天。既往体健,无手术史。

图1.头颅普通CT扫描显示后颅窝分成小叶状的高密度团块(星号所示),第四脑室也有类似团块,另外还可见梗阻性脑积水。从该CT扫描结果,我们难以判断该团块为轴内或轴外肿瘤。

图2.对比增强CT扫描(A-C)可见肿块周围密度均匀增强。头颅MR失状位T1WI(D)、水平位T2WI(E)及对比增强水平位T1WI可见肿块周围水肿及肿块效应。图中CSF裂隙(直箭头所示)和血管移位(弯箭头所示)可将以上肿块定位为轴外损害。T2WI像上可见部分高信号,部分低信号(阴阳征)。

图3.MR扩散加权成像(DWI,见图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见图B)显示肿块异质性;未见扩散限制。

图4.HE染色(5倍镜,见图A)可见细胞肿瘤及苍白岛(paleislands)。HE染色(25倍镜,见图B)可见间质性纤维化。CD34(图C),CD99(图D),BCL2(图E)及波形蛋白(图F)染色均显示阳性,共同支持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

孤立性纤维瘤

孤立性纤维瘤是一种良性间质瘤,常发生于胸腔内(胸膜最常受累),而颅内孤立性纤维瘤最常累及脑膜。

临床表现:非特异性头痛为常见症状。

关键诊断特征:

轴外肿块密度增强;T1WI像中与灰质信号基本相同,T2WI像则表现为异质性(高低信号强度不等),也称阴阳征。

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细胞结构增多,可见微血管和纤维间质;CD34、CD99、BCL2及波形蛋白染色阳性。

鉴别诊断:脑膜瘤、血管外皮细胞瘤、转移瘤、淋巴瘤。

治疗:手术切除。

分享传递精彩实用的影像内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zl/1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