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评估这篇果断收藏



对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评估包括以下几方面:意识水平、面容、皮肤、头颅、脊柱、脑神经、运动功能、感觉功能、神经反射等。

其主要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脑电图及肌电图等来完成评估。

学好神经系统疾病的评估,可以明确病变部位及性质,并据此提出诊断、鉴别诊断和后续的诊治方案。

询问病史

详细的生长发育史对疾病的评估很有帮助,如何时会抬头、会坐、会走、会伸手取物等,特别对评估疾病是否是进展性疾病很有帮助;

详细的家族史可以帮助评估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如肌营养不良、癫痫等;

不伴意识丧失的头部外伤史一般不会引起癫痫等后遗症;

年龄和季节特点也有助于评估一些疾病,如热性惊厥一般发生于3个月~5岁的儿童,秋季腹泻好发于秋冬季。

意识水平的评估

对意识水平的评估尽量不用「嗜睡、昏睡、反应迟钝」等术语,而应进行分级,比如描述为「唤醒困难、激惹状态、烦躁不安、谵妄」等。

对于存在意识改变的患儿,首先进行ABC评估法评估患儿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及循环功能(详见ABC评估法),再根据儿童改良Glasgow昏迷量表进行评估。

昏迷患儿不要有体温过低,也不能全身应用镇静药物。

昏迷要注意和以下情况进行鉴别:吉兰-巴雷综合征、肉毒毒素中毒、重症肌无力危象、有机磷中毒、药物性麻痹、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代谢性疾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注:本表于年太原会议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急救学组制定。正常状态15分,小于5分一般预后差,5~8分预后一般较好。

一般情况的评估

包括面容、气味、皮肤、头颅、脊柱等方面。

外貌畸形伴脏器肿大提示染色体异常或代谢性疾病;

眼距宽、鼻梁塌陷见于唐氏综合征;

颈蹼、两乳头距增宽、肘外翻见于Turner综合征;

舌大而厚见于粘多糖病、克汀病;

耳大见于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

躯干、四肢皮肤色素脱失斑提示结节性硬化;

头面部血管瘤提示脑面血管瘤病;

咖啡牛奶斑提示神经纤维瘤病;

球结膜及面部毛细血管扩张提示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

皮肤大理石花纹或条状、片状黑褐色色素增生提示色素失调症;

患儿有「鼠尿」味提示苯丙酮尿症;

有干酪味或汗脚味提示异戊酸血症;

大蒜味提示有机磷农药中毒;

原发性小头畸形常为染色体异常、神经元迁移障碍或神经皮肤综合征;

继发性小头畸形最常见的是缺氧缺血性脑病、TORCH感染或孕妇营养不良;

前囟门隆起、视盘水肿和「落日眼」提示脑积水或严重脑损伤导致的颅内压增高;

囟门处的血管杂音或全身充血性心力衰竭提示颅内血管畸形;

注意观察脊柱是否存在骶骨酒窝或皮毛窦或局部压痛或敲击痛。

脑神经的评估

如果同时存在两条或以上的脑神经功能受损,病灶定位很可能在脑干;

持续的偏头斜视提示出现了眼球运动异常或双眼视觉共轭障碍,常常提示颅内肿瘤;

突然出现两侧瞳孔不等大,瞳孔散大的一侧动眼神经麻痹,考虑是小脑幕疝;

当一侧瞳孔缩小但对光反射正常,伴眼球轻微下陷、眼裂稍小、同侧面部少汗,考虑Horner综合征,往往由于颈部或脑干部交感神经系统受损导致;

静息状态下双侧面部或鼻唇沟不对称,提示中枢性面瘫;

若周围性面瘫伴偏侧味觉丧失提示Bell麻痹。

颅神经的评估:

运动功能的评估

1.评估患儿有无肌萎缩(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损伤)或假性肥大(3~5岁男孩见于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

2.评估肌张力

肌张力增高见于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和椎体外系病变;

肌张力降低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小脑疾病、低钾血症、严重缺氧及肌肉疾病;

阵发性肌张力降低见于家族性周期性麻痹、癫痫失张力发作。

3.肌力的评估

肌力分为6级。

0级:无肌肉运动;

1级:仅能测到肌肉收缩,不能产生动作;

2级:有主动运动,但不能抵抗重力;

3级:有主动运动,仅能抵抗重力;

4级:轻度下降但尚能抵抗阻力,但力量稍弱;

5级:正常。

不伴有感觉受累的偏瘫,如同时存在反射亢进提示患病时间较长,病变部位通常在皮质或脑干。

4.无力

无力是指肌肉产生的活力减低,无力婴幼儿表现为肌张力低下,但是肌张力低的婴幼儿不一定无力。

肌张力减低不伴有无力,提示脑或脊髓损伤;

而伴有无力的肌张力减低则提示运动单元的某些部分功能障碍;

伴有腱反射亢进的肌张力减低提示中枢性病变,如缺血缺氧性脑病,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则提示外周神经病变;

易疲劳性则提示神经肌肉接头功能障碍。

5.其他

注意有无蹒跚步态、痉挛性步态、剪刀式步态、「鸭步」等特殊步态,评估患儿小脑、前庭、肌力、肌张力及深感觉;

通过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扭转痉挛来评估患儿有无不自主运动;

可以通过指鼻试验、跟膝径试验、Romberg试验来评估患儿共济运动功能是否失调。

感觉功能的评估

如怀疑脊髓病变时进行感觉功能的评估:

通过痛觉、触觉、温度觉评估患儿浅感觉有无障碍,通过位置觉和振动觉评估患儿深感觉功能;

通过闭目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轻重来评估患儿皮层感觉。

如出现一侧感觉丧失,而对侧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或无力,提示相应脊髓节段病变。

婴儿反射的评估

腱反射的评估

0级,反射消失;1级,反射存在,但无关节活动,为反射减弱;2级,为相应年龄段的正常反射;3级,反射活跃,可为正常反射;4级,反射亢进并伴有持续阵挛,为病理性反射。

试验室检查

对于全身性疾病,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细菌性脑膜炎等可行相应的检查进行评估,如血糖、血常规、血清电解质、钙、肾功能、甲状腺功能、乳酸、丙酮酸、血氨、尿酸、肌酸激酶等。

CT检查有助于颅内出血、宫内感染引起的钙化、脑室大小的确定;

磁共振成像可以明确是否存在灰质异位、白质脑病,并能对大多数肿瘤、脑干疾病和脊髓疾病做出诊断;

对怀疑有颅内大血管异常的患儿可进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

脑电图检查对评估是否存在癫痫十分重要,还可以协助评估新生儿脑病的预后、监测昏迷患儿;

腰椎穿刺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评估的基本检查,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颅内压增高的评估也有意义;

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检查对肌无力和周围神经疾病的评估很有帮助。

编辑

刘芳

投稿与合作:liufang

dxy.cn

工作忙、值夜班

不能每天追儿科时间的文章怎么办?

翻找历史消息麻烦怎么办?

小编支招:看主编推荐啊

精彩集锦、指南共识、扑克系列、经典病例

随时点击分类查看,而且不断更新

具体位置在哪?

儿科时间底部菜单栏,如下图所示:

赞赏

长按







































小孩白癜风怎么治疗好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mwyc.com/qwlbby/6797.html